第786页

而且,从张劲制作筒车的过程来看,之前以为张劲吹嘘的那些话,似乎也有了有力的佐证。就凭张劲两个小时制成筒车的速度,恐怕小半天搞定竹庐,也是确有其事。

这是什么水准的手艺?这是什么程度的速度?简直难以想象。

对于刘老爷子的失态,张劲撇了撇嘴,没有搭茬。反而扭头对正如做梦的何清浅拍起了马屁。

“我家清浅的眼光就是好,你看你说的这筒车搭起来了,多漂亮。和咱家小院简直就是绝配!”

张劲夸张的口气,让何清浅从懵愣中醒过来的同时,也让她颇为不好意思。

说实话,虽然何清浅曾经想象过筒车建成后的样子,也预想到会与小院田园辉映成趣。但绝没有想到,会如此完美。

整架筒车莹润翠绿,而且在加工的时候,经过张劲特殊处理,这种绿色,几乎可以永不退却。

筒车的构件与构件的连接处如鬼斧神工,严丝合缝仿若一体。让整个筒车看起来丝毫没有突兀的匠气,自然平和。

而且,整架筒车虽然巨大,更是没有经过仔细的琢磨棱角,但是却丝毫不显粗糙,反而精致非常。一眼看去,这筒车浑不似她曾经在乡间所见的那些水利农具,反而倒像是摆入厅堂的艺术品一般。

尤其是当这架筒车和张劲原本就已经堪称完美的小院搭配到一起的时候,更是珠联璧合。其实这也是当然,毕竟无论小院还是筒车,都同出于张劲之手,设计制作筒车的时候,张劲心中本就有着与之搭配的考量。

凭着宗师级机关师的能水,让筒车的风格与小院完全贴合,并不困难。

……

完成了何清浅的筒车构想,见到小院越发的有生气,越发的完美,无论是张劲还是何清浅,都有些兴奋。尤其是何清浅,更是满心的欢喜。

虽然整个过程,何清浅只是一个提议者和旁观者,但建造筒车可是出自她的提议。这筒车,无疑属于何清浅在这个小院的一个印记。

作为女人,她当然会有一种同爱人一起布置家的感觉。

当何爸爸从长达近三个小时的下午睡醒来,在何妈妈的陪同下借着夕阳的余晖观赏了一番精致的仿佛艺术品一般的筒车后,同样满口赞叹。这对老夫老妻,看向张劲时的眼光也越发柔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