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就……弄完了?”
张劲一派轻松的耸了耸肩膀后,说道:
“这么简单的东西,难道还要多费劲么?这筒车可比我温泉边的竹庐,简单多了。不过就是一个水推的大轮子,和二三十个提水竹筒罢了。
想当初,我那间竹庐,还有竹庐前后的竹林,一全套加起来,从采竹、伐竹、到栽种、加工、搭建,一共也不过用了我小半天的功夫。这么一个简单的筒车能费啥劲?”
张劲回答的很理所当然,刘老爷子和何清浅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他们被张劲的话震惊了。
第642章 叶红的电话
当时张劲搭建竹庐的时候,刘老爷子已经因为他那位惠市政府大主任的儿子的原因而被扫地出门,何清浅也是与张劲若即若离,所以,当时只有孔小黑脸在当场旁观。刘老爷子和何清浅这俩人,自然也就不清楚竹庐搭建的过程和所用时长。
所以,此时刚初次得知,这间温泉旁的竹庐,以及周边萧疏排布的野逸竹林,竟然只用了张劲半天的功夫的时候,这俩人自然被惊的合不拢嘴。
那个精致精巧,做工精细,处处显示出超高的工艺水准的竹庐。虽然体量不大,但是从檩子、椽子、柱子,到帘子、竹瓦、竹墙,就算这俩人没仔细数过,也知道构件绝对数以几千计!
而且,从构件榫合程度来看,从细节处理来看,从机关精巧程度来看,这精致的仿佛工艺品的竹庐更应该是慢工出细活的精细活计。就算是十几个娴熟工匠一起合作,完成这间竹庐花上个十天半个月,也算不得慢!
张劲所说的,一个人忙活,小半天就能完成从备料、到加工、到建造、到使用的整个过程,让这间美轮美奂的竹庐拔地而起,这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一时间,何清浅和刘老爷子被张劲的话,冲击的很是有些发懵。心里更是一百个不信!
何清浅和刘老爷子的不理解,其实倒也正常。所谓隔行如隔山,以他们的眼界,以他们的想象力又如何能够了解到真正的‘宗师级’大家的神奇程度呢?
他们以为,那些构件一个个榫合的如此完美,肯定是经过精细测量,经过如琢如磨的反复精细加工,才能如此至臻完满。自然要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
但是他们绝没有想到,对于宗师级‘机关师’来说,对于拥有十级圆满的‘精细制作’的大匠来说,眼睛就是一把精确的尺子,手就是最精密的机床。只要心有构想,那么随手制作出来的构件就能几臻完美,不用反复加工,不用仔细丈量,就能几乎不差毫厘。
比如说眼前这一地的零零碎碎,如果何清浅和刘老爷子,拿出一个足够精密的量具,将张劲刚刚加工完的这些筒车构件仔细整理比对的话,便会发现,一个个将来筒车上用来盛水、运水的尺许竹筒,绝对形制统一。粗细相仿不说,而且长短相差绝对不超过百分之一毫米!一根根将来作为筒车轮骨,长度两米许的竹竿,同样长短相差不超过百分之一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