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欲如火。《九字真言》的‘临’字诀如扬汤止沸;‘乐’之一道则是釜底抽薪。
一段时间下来,张劲因何清浅掀起惊涛骇浪的心湖终于渐渐平静下来,虽然尚不能古井不波,但也仅有涟漪微澜。至少张劲已经不会再为此纠结的心乱如麻了!
……
这天下午,张劲正躺在那张大槐树下的躺椅上抱着金子假寐,脑海中一片毫无杂念的空明。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须臾间叮咚的门铃声响起。
张劲懒洋洋的爬起身来,打开院门。
“聚福叔,你这是咋了?怎么闹的这么一脑门子汗?”张劲见到门外的海聚福和一个有些面善的中年人,都是满脸急色,一头大汗,忍不住奇怪的问到。
张劲这话刚说完,‘噗通’的一下,海聚福身边的这位中年人就突然矮了半截,跪了下去,“张大夫,我求求你,救救我家乐乐吧!”
第113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
虽然这位老兄行为突兀,但是张劲似乎因为几天来的琴音洗涤,而有了一丝心翔于尘世外的味道,对此却并不慌乱。也没有立即上前去扶,而只是眉头微微一皱,疑惑的看向海聚福,轻声问道:“聚福叔,这是……”
海聚福也没有去把中年人拉起来,而是恍如未见一样叹息着对张劲说:“小张啊,他叫海三波,原来也是咱们村子的。算起来还算是我的亲戚,是我们家你婶子的远房外甥。他爹去世后他就搬到了深市去住。因为他们这一支在咱村儿没了什么特别近的亲戚,所以回来的也就少了。哦,对了,我家二娃子结婚的时候,他还来了,你们应该也见过。不过估计就是打了个照面儿,你不记得了。”
这下子张劲才恍然,怪不得之前觉着面善,原来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你就是三波哥啊,我听铁山大哥他们说过你。赶快起来,有啥事咱们进去说。”听到这位跪在地上的中年人是村中乡亲,而且还是总被铁山、三宝子他们挂在嘴边上的海三波,张劲马上就热情了起来。虽然来到海窝子村定居的时间尚短,但是张劲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海窝子村中一员了。俗话说,亲不亲一乡人。对于海三波这个海窝子村走出去的乡亲,张劲对待的态度自然与平常人不同。
虽然海三波挣扎了几下,不想起来,但是他的力气和张劲比起来可就差的太远了。就像小鸡和大象搬腕子,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最后在海聚福的劝解下,还是不得不半推半就的爬了起来。
三波爬起来后,就抓着张劲扶起自己的手不放,一边用力的摇着,一边苦苦的哀求起来:“张大夫,我知道你是大神医。你一定要救救我家乐乐啊!我求你了!”
见到三波满脸的急色,丝毫没有跟随自己进屋细谈的意思,张劲也只好反握着海三波的手,安慰着:“三波哥,您别急,慢慢说。乡里乡亲的如果能帮到,我张劲肯定不说二话。”
“我家乐乐她的病……这几年积蓄都光了……维持不下去了……”海三波人急嘴又笨,说了半天也没把事情说明白。越说不明白就越着急,越急就越说不明白,恶性循环之下,很快海三波的脸就憋的通红,声音也从断断续续开始变的哽咽,最后挺大的一老爷们更是忍不住的眼泪珠子一个劲儿的往下掉,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