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醉眼迷离的看着眼前一个个的汉子,对刘禹锡曾经令自己高山仰止的那句千古名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暗暗鄙夷,结交往来的都是那些人,天天之乎者也的,怎么能自在的了?哪有和这些直爽汉子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来的爽快?
和刘禹锡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比起来,张劲倒是觉着曹学佺的‘仗义每从屠狗辈’这句更合自己的心意。
当然这种想法张劲也就自己想想而已,如果敢和诸如刘老爷子这些老文青,老学究们这么说的话,肯定会得到‘身无半根雅骨’或者‘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之类的评价。
九点多钟,当酒宴已经开席两个多小时,张劲刚刚将敢在酒桌上跟自己叫号的海二毛和海聚学放倒,正打算找第三个下手的目标时。带着七分醉意的海根生,摇摇晃晃站了起来,大着舌头对张劲说:“张老弟,哥哥对不住,得先走了!”
听到海根生的话,张劲一愣,疑惑的问道:“根生哥,这时间还早着呢,走这么早干嘛?”
头脑还算清明的牛开放戏谑的笑了起来,挤眉弄眼的和张劲说:“劲哥,这你还不懂么?肯定是根生嫂子的命令,让他早点回去耕地呢!根生嫂子精神头大,根生哥肯定很辛苦。”
在乡下,大家闲扯起来总是会忍不住往男女的那点事上靠,无论是男女,扯到这事的时候,总是很兴奋,很有精神。
于是,牛开放的话自然引得张劲和其他两个已经喝的八分醉的家伙轰然大笑,也让海根生原本因为酒意酡红的脸色更加深暗。
海根生可不是害羞,这种事大家都习惯了,哪会为这事害羞啊。他脸色涨红是为自己形象着急,大男人的谁会希望背上这么个‘不够男人’的名头。于是海根生连忙大声解释着:
“你们少听三宝胡说。这个家伙总是喂不饱自己老婆,每次提到回家就害怕,以为别人都是这样。我村北坡上的大豆秧子已经干晾了好几天了,该收了。听天气预报说,明天下午有雨,所以上午必须弄完。如果再像往常那样在张老弟这里喝个烂醉,明天上午我就甭想起来了!”
大豆就是黄豆,通常并不是成熟就收割,而是等大豆成熟,叶子落尽后,再晒上一段时间,等豆荚中的豆子水分下降10-20才会收割。而大豆成熟到收割前的这段时间是最怕下雨的,如果天下雨,豆子没有来的及收的话,豆子就算是割回家,也很可能在粮囤里发芽,如果割晚了的话,甚至可能就在秧子上发芽也不一定。那可就全毁了。
听了海根生的话,张劲的眼睛转了一下,“根生哥家里还种大豆了?”
海根生点了点头,随意的解释着:“村北坡那块地原来种的是西瓜,西瓜收了后,时间不当不正的,我也不知道种啥好。后来觉着这大豆在咱这儿啥时候种都合适,就干脆种了一亩多地的。现在刚好到收的时候。”
“那根生哥收下来的大豆准备咋处理?”张劲紧接着问道。
“咋处理?还不就那样,找时间拉到镇上卖了呗。咱们这儿的人又不得意吃这东西。”没等海根生说话,坐在张劲边上的牛开放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