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张劲还想在家里再赖两天,但是考虑到已经出来快十天了,海窝子村的家里还有自理能力有所欠缺的戚兵同学和圈舍、鱼塘,还是不得不收拾行囊依依不舍的踏上回深的航班。
更何况如果张劲继续在家里赖下去,老妈也该起疑了,她记得可是很清楚,往年就算有年假,也从没有一次请假请这么长时间过。
“老爸,记得按时吃药。火候可一定要控制好,用文火三碗水煎成一碗水……
还有往常吃的清淡一点,白酒每顿不许超过三两,其它的酒每顿不许超过半斤……
老妈,你也是,我给你的中药都是滋补的,最好不要断。还有每天蜂蜜水也别忘了喝。最好早晨吃饭前喝一杯,润胃好吸收;晚上睡觉前喝一杯,舒缓安眠睡得好……”
别人家父母与儿子送别的时候,都是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儿子‘别着凉、别太累、注意饮食’啥的,可是张劲家却刚好相反,临上飞起前反倒是张劲这个当儿子的喋喋不休的嘱咐这、嘱咐那的,没完没了。
直到飞机还剩四十来分钟就要起飞了,眼看着如果再不过安检就麻烦了。张劲的老妈才满脸不耐烦的把张劲推进了安检通道,“你一个大小伙子,怎么比我这个老太太还磨叽?从前天订好机票开始,你就念叨,这都是几百遍了?我都能背下来了!行了,别啰嗦,赶紧过安检,马上就该登机了!”
很不情愿的被老妈老爸推着进了安检通道,张劲嘴里不满的嘀咕着:“人家不是不放心你们么?哪有这样说话的,真是寒心啊!”
其实,深谙老年心理学的张劲可是明白着呢,可别看老妈老爸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其实张劲的嘱咐让他们心里暖和着呢!儿子跟老妈老爸啰嗦咋了?那是咱儿子孝顺,咱儿子细心,咱儿子体贴……
对父母来说,天下子女千千万,最好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三个多小时后。
刚刚在宝区机场下了飞机,张劲迫不及待的赶到了附近停车场,马不停蹄的驾车赶回海窝子村。
虽然才离开十来天的时间,但是还真想啊!当然想的不是在家里每天傻吃孽睡的戚兵同学,而是想,“这圈舍里的鸡鸭鹅这段时间好不好?鱼塘里的那些鱼最近能不能吃饱?菜畦的青菜有没有打蔫,果树有没有黄叶?”
虽然这些,即使张劲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市,用驯养师‘视界连接’的手段,也可以通过黑水晶的‘狗眼’或者金子的‘狼眼’看到。但似乎无论怎样,也不如自己的眼睛看到让自己放心。更何况,小黑和金子都是色盲,看起来还真是让人不习惯呢!
刚下山路的道边就是海根生家的菜地,当张劲开车路过的时候,海根生正在地里清除杂草。于是张劲就停下车来打着招呼,“根生大哥,忙呢?晚上来家里喝两杯啊?”
海根生直起腰来推了推头顶的遮阳斗笠,爽快的笑着:“张劲老弟回来了!别说,这些天没吃到你的菜、喝到你的酒,我还真馋了!那成,等我晚上回去,冲个凉就过你那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