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楼的卫生间洗脸刷牙后,刘老爷子就精神矍铄的推开房门,走进了前院。早晨的太极拳,是刘老爷子每日必备的功课。
“呦,刘爷爷,早啊!”刘老爷子刚刚走进前院,二楼的露台上就有一个声音传来。扭头看去,正是已经结束一小时晨练的张劲!
“早啊!现在像小张你这么早起的年轻人可是不多啊。”对于张劲这么早起,刘老爷子也有些诧异。
张劲洒然一笑,用一副轻松的口气说:“应该是白天睡的太多了吧?所以天没亮就睡不着了。”随口解释了一下后,张劲继续说:“您老也是起来锻炼的吧?运动完就去厨房吃早饭。我先去吃,就不等你了。”收到刘老爷子的回应后,张劲再次笑着致意一下后,扭头消失在二楼露台上。
这几天晴的厉害,早晨六点多出来开始就烈的不像话,根本在露台呆不下去。所以刚刚七点多,等刘老爷子打完拳吃过早饭,张劲已经在老槐树下的躺椅上躺好,正抱着一本《交际德语教程》看呢!
走进后院的刘老爷子看着张劲瘫在躺椅上的那副没骨头的样子,忍不住的腹诽:“刚刚还寻思着这小张勤快,起得早呢!结果没成想扭过头就看他又躺下了……”
刘老爷子心里想着,嘴里倒是没有说出来。虽然这位刘老爷子的脾气大了一点,也怪了一点,但怎么说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对于人情世故不可能一窍不通。
他也知道,自己毕竟是客居在人家,而且相识时间尚短,算不上熟悉。再加上自己还要靠人家活命,啥该说啥不该说,啥能说啥不能说更是要注意一些的。病人得罪医生,无论如何都算不得耿直,那只能算一缺心眼儿的二百五。
“呦,小张看书呢!啥书啊?”刘老爷子走过去有些没话找话的说。
张劲抬头看了一眼凑过来的刘老爷子,往前欠了欠身,指着旁边的椅子说:“刘爷爷,吃完饭了。来,那边有椅子,坐。”
说完,张劲又举起手中的书,把书的封面露出来给他看,“在家闲着没事,随便学点东西,全凭兴趣。”
看清张劲手中的书名后,他在刘老爷子心中刚刚产生的惫懒形象再次破碎,重新凝结成一副好学的上进青年形象,“原来是在学习啊!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浮躁,好高骛远。肯塌下心来充实自己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作为在教育文化岗位干了一辈子的刘老爷子,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心里对张劲的印象大好的刘老爷子自然挂上了真切的笑脸:“刚吃完早饭,要消消食,就不做了。你看你的书,我四处走走就好。”说着,背着手就在张劲这方不小的院落中溜达起来。
两个小时后,张劲完成了当天的读书任务,从躺椅上爬起身来,向一楼的储藏间走去。接下来,该是喂鸡、喂鱼的时候了。
刘老爷子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从事的更是吟诗作画这种很文青的职业。当年特殊时期的时候也只是挂着牌子扫大街,没有干到农活。所以,他虽然知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也能想象的出孟浩然诗中的意境,但是说到农活他还真就没有干过。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往往都会比常人的心里年轻,为了创作的激情,他们也常常刻意的保持着对事物旺盛的好奇心。所以,刘老爷子对于这没干过的农活也是感兴趣的很。看着张劲端着筛选、调拌好的饲料走出来,他也忍不住的跑上前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