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务站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物资情况,因为他们是可以随时回家的,他们那里有专门的后勤基地,是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
而在民兵执勤站的时候,民兵携带的物资多,一般情况下也是不用担心食物不够的问题。
在加上,民兵执勤站一般都修建在道路平坦的区域,虽然就离边境线几公里远,但他们那里的道路却很好推干净,实在是物资短缺到不够吃的情况下,临时出动超大型铲车推出一条简易道路也可以把物资送过去。
而哨所就不一样了,咱们的国境线,很多地方都是以山为界,比如这条山脉,那就按这条山脉的最高峰为界,即使公路能修到哨所,那周围的环境也陡峭的不行。
远不如建在山脚下的民兵执勤站更安全。哪怕两个地方可能就相隔两三公里的距离,但那里的地理环境,可能就是天差地别。
所以哨所的物资一定要准备充足才行,不说肉食之类的,就说主食和过冬大白菜这种最基本的食物,得保证至少够一个月以上的消耗才行。
有人此时会疑惑,不对啊,哨所里的物资不都是团里后勤发的吗,只要你们发的够,那哨所肯定够吃啊。
如果有读者是北方人,家里有囤菜经验的话,就不会有这个疑惑了。
哪怕是再有经验的人,家里囤的蔬菜,也不能保证一冬天都不坏。
像作者菌家里,每逢秋末都会在地下室里囤些大白菜,土豆,胡萝卜之类的过冬蔬菜。
因为这个时候的价格便宜,很多菜大批量上市的时候,都是两三毛钱一斤的价格,大白菜囤个一百块钱的,就够一冬天的消耗量了。
前两个月的时候,吃的还行,基本不会出现蔬菜被冻坏的情况,但吃到过年附近,过冬蔬菜多多少少会出现过热坏掉,或者过冷冻坏的情况。
哪怕每天都根据室外温度,随时调节着地下室窗户的开关大小,以保证蔬菜处在一个较为适宜的保存温度,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部分冻坏。
像作者菌父母这有一辈子的囤菜经验,都没法保证每年的冬天蔬菜保存正常,那就更别说在哨所最多只有十年军龄的战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