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县尉大人,知县老爷只给我们十日之期,我想今日就带齐人马四处寻找倪平,只要将他抓获,一切都将知晓。”梁德平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了,这件事虽然要子出在吴员外府,可现在却没有一点证据指向他,最多就是那倪平,若是到时真的将倪平抓获,他将所有罪责全部推到自己身上,那梁德平还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你不能出城,此事的关键还是在那吴员外。倪平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重要,若是他一推三六五,你根本连一点办法也没有。”韩忠卫知道要想在短时间内将案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恐怕只能直捣黄龙,要不然的话,自己这刚上任的第一把火就得马上熄了。

“好吧,我就留在城中。但为了能追赶上倪平,还需向大人借几匹良马。”梁德平知道韩忠卫有良马数匹,上次去吴家庄正是因为有了他的马才得以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到达。

“这没有问题,倪平既然是去西夏,那就应该是往西而去,你派二匹马够了吗?”韩忠卫问,昌化原本就是在临安的西面,而西夏顾名思义当然也是在大宋的西边,倪平要是真去西夏的话,应该是从昌化的三瑞门而出,直奔西夏而去。

“恐怕不够,倪平除了直接往西外,还有可能先去京城,在临安走水路再换马车去西夏才是最便捷的。”梁德平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韩忠卫那样,一出行就有马的。许多人一辈子都没骑过马,而倪平虽是吴员外的管事,恐怕也不会给你单独配马。西夏离大宋数千里,一人独骑也不安全,最好的办法还是与别人组团,而在临安去西夏的商队就有不少,只要他能任意加入一家,就能既舒适又安全的到达西夏。

“是吗?如若他真要先去临安,嘿嘿……。梁捕头,你速将倪平的外貌特征写下来,当然,要是能画出图像就更好。”韩忠卫嘿嘿一笑,倪平要真的去了临安,那跟留下自己手心就没什么区别了。要知道韩忠卫与临安可是能飞鸽传信的,不管倪平去的再快,他总不会飞,自己的人就能赶在他的前头。

“那倪平圆脸,有一字胡须,身材中等,下颌无须,最重要的他的左耳垂有一米粒大黑痣。”梁德平因为要带人去缉拿倪平,对他的特征倒也了解得很清楚。

“好,有特别的记号就没问题了,但此事还需要保密,梁捕头,我借四匹马与你,你派人从西和东边去查,双管齐下,我相信倪平难逃法网。”韩忠卫说的非常笃定,若是没有那个黑痣的特征,韩忠卫还不敢将话说满,可现在嘛,只要倪平去了临安,那就一定会落入自己手心。

“大人的意思是另有手段将倪平抓获?”梁德平虽然惊讶韩忠卫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可要说到缉拿盗贼,那可是他的拿手好戏,现在韩忠卫的意思好像是倪平难逃他的手心,这让梁德平有些怀疑。

“我也只是有所准备备了,能不能成还两说呢。事不宜迟,你先将马牵走,然后亲自去拜访一下那吴员外,要将他的情况摸清楚,实在不行,可以用点手段。”韩忠卫说道,现在这件事案子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案件破获,恐怕以后自己这个县尉大人也直不起腰来。为此韩忠卫不惜使用超常规的办法,对他而言,现在能尽快的查出真凶和幕后主使才是最为重要的。

第214章 真相

昌化吴家大院,九进三十六院,虽然吴家大院的门面没有县衙大,可是里面的面积,十个县衙也不足一个吴有大院。在吴家大院后花园水中凉亭,昌化首富吴员外正在招待贵客,叫的是昌化最有名的大昌酒楼的上等酒宴,酒是从临发高价买来的大可葡萄酒,此时天气开始炎热,正是喝葡萄酒的最好季节。吴家大院有自己的冰窖,将葡萄酒一冰冻,那喝起来就像琼浆玉液。

凉亭四面环水,要想上登亭只能通过小船,而要想在亭中密话,那也更是再好不过。此时凉亭已经没有下人,吴员外正亲自给那贵客倒上一杯酒,“赵管事,这次真是麻烦你了。”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赵管事不愧是宰相门人,那是算无遗策,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吴员外将早就准备好的一个锦盒推到了赵管事的身前。

虽然吴家大院也有十几名管事,可人家可是宰相府的管事,与吴家大院的管事有着天壤之别,吴员外在他面前,就像掉了个身份似的。好像赵管事才是员外,他才是下人管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