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男儿行[校对版] 酒徒 2365 字 2022-10-20

“不妨!”黄敬夫凛然摆手。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他如果再往后躲的话,先前一整年的努力,就要彻底白费了,“主公且给黄某一道军令。黄某愿意拿着它去那嘉定城中,向那朱亮祖摆明厉害,说举城来降。此计若成,则主公非但转眼即可兵临杭州城外,并且麾下再添一员猛将!如若不成,则黄某之头,必会挂于城墙之上,也免得李将军日日看了生厌!”

注1:此为史实,非杜撰。南宋与金元对峙期间,淮扬为战场,人口损失极大。而吴越一直没遭到太大破坏,南宋朝廷最后也是在谢太后的带领下选择了集体投降。保持了比较完整的两宋文化传承。

第八十一章 歧路(上)

“使不得,使不得!”张士诚大惊失色,站起来,一把拉住黄敬夫的胳膊。“老李他,他是怕咱们妄自尊大,不,不那个思,不思进取,所以才出言,出言刺激,刺激一下。老黄,黄爱卿何必如此较真儿?”

他是真心替黄敬夫着想,怕后者一旦嘉定城,就没命活着回来。谁料黄敬夫却越劝越来劲儿,向后退了两步,摆脱他的拉扯,然后再度躬身施礼,“臣,愿立军令状!若是不能替主公取来嘉定,愿持头以谢!”

“这个?嗯……老李,你……啧啧!”张士诚被逼住了,一时间,急得满脑门子全是热汗。那朱亮祖岂是轻易可被说服之人?当年朱重九挟大胜之威迫他和廖大亨二人归附,他都找借口一拖再拖。最后毅然强渡长江,逃回了蒙元那边。如今张家军只不过跟他打了个平手,他怎么可能反而会投降?

正手足无措间,却又听李伯升愤愤地朝地上吐了口吐沫,大声说道:“姓黄的,你不要自己去找死了。如果面子上下不来台,李某向你赔罪便是!”

说罢,退开数步,非常僵硬给给黄敬夫做了个长揖。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老李是个实在人,不会说话,黄卿你别跟他计较!”张士诚如蒙大赦,擦着额头上汗水,继续补充。“来来来,咱们今天不谈嘉定。咱们找地方先喝几盏酒,舒缓一下心情!”

“主公且慢!”黄敬夫根本不肯领情,又做了揖,然后继续请缨,“黄某原本就打算亲自往嘉定一行,并非完全为言语所迫!”

随即,他又转过头,非常傲慢地向李伯升拱了拱手,继续补充道:“李将军的好意,黄某心领了。但君子言出有信,这个嘉定,黄某是非去不可!”

这就有些过于死较真儿了,张士诚虽然尊重他,心里不觉也有些窝火。然而黄敬夫接下来的话,却瞬间就令火苗熄灭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由衷的佩服。

“朱亮祖肯不肯归降,是他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守住嘉定,却是全嘉定士绅的事情。”黄敬夫非常淡定地整了整衣衫,从容补充,“他这个义兵万户,兵马粮草来自地方,而不是朝廷。如果地方士绅都愿意归降主公,他即便自己不愿意投降,也只有挂印而去一条路可走。反之,地方士绅皆不愿降,即便他自己想把嘉定城献给主公,恐怕也是有命去谋划,却没命去付诸实施!”

“嘶——!”不光张士诚一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其他常州军的高级将领,也个个倒吸冷气。

与盐丁们无牵无挂的境况不同,所谓“义兵”,与眼下的“毛葫芦”兵、团练相似,都是地方士绅为了镇压红巾义军而自己组建的乡勇。非但其兵刃器械,粮草辎重,大部分要由士绅们分摊,连军中士卒,也全是地方士绅大户家的佃户、长工乃至私奴,对主人家有着根本无法割断的依附关系。

而义兵中的各级将佐,也完全由士绅大户之家那些有出息的子侄担任,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他们铁了心要抗命的话,瞬间就可以令一整支“义兵”瘫痪在地。除非主将有绝对魄力和本钱,能痛下杀手,把所有营头清洗一遍。否则,除了向他们妥协之外,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