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男儿行[校对版] 酒徒 2300 字 2022-10-20

“那也不必严苛到如此地步!”朱八十一摆了摆手,低声打断,“杀就杀了,何必杀出这么多花样来?另外,宫刑和刖刑算什么,诸位还嫌天下的残疾之人少么?那还不如直接斩了他!免得他日夜怨恨!”

“唔?”对朱八十一最后一句话,众人倒是大部分赞同。宫刑和刖刑这种直接令人致残的惩罚,的确会让被惩罚者怨恨一辈子。但是直接把这两种刑罚改成绞刑的话,却有明显太过了。毕竟有些罪责,还没有到要犯人非死不可的地步。

正迟疑间,又听朱八十一以商量的口吻说道,“不如这样,死刑就到绞和斩为止,宫刑和刖刑改成坐牢加罚金。让他永远变成穷光蛋,保管不比让他变成太监好受多少。诸位以为呢,朱某听说宋代已经没有这两种刑罚了,咱们怎么着也不能比蒙元朝廷还残忍吧?”(注2)

注1:治平,是徐寿辉的年号。他的国号是天完,年号治平。

注2:中国的刑罚,从唐代起,就逐渐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后来受金和蒙元影响,又迅速变得严苛。明初很多刑罚,都直接继承自蒙元。所以显得尤其严苛。

第二百三十七章 审判(下)

这一招,倒是无往不利。淮安军中所有文职,无论是像逯鲁曾这种被逼着加入的,还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到朱八十一帐下的,提起蒙元朝廷的残酷来,都深恶痛绝。

而建立一个与蒙元朝廷不同的体系,消除蒙古人对华夏的负面影响,对他们来说又非常具有诱惑性。几乎每次朱八十一提出,都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这一次,同样也是立竿见影。众人闻听之后,立刻觉得本次制定的刑律,的确受蒙元朝廷的影响比较大了些。丝毫不见两宋期间的宽容仁和。便纷纷红着脸,低声回应道:“主公说得是,宋律的确很少见肉刑,但是,战时之法如果过于宽松的话……”

“没啥但是不但是的,军法和民法不同。这次大伙制定的是民法,稍微宽松些也没关系。况且朱某一直认为,法律不在乎宽严,而在乎是否恰当,执行时是否能公平。要是随便有人说句话就徇私枉法,或者执法总是因人而异的话,再严苛的法律,也是废纸一堆。相反,如果一切都依照规矩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老百姓自然会心服口服,即便稍微宽容一些,也没人愿意去蹲大牢玩。诸君以为如何?”

“这……”众人再度被朱八十一的新奇说法而震惊了。自家大总管就有这点好处,虽然总是提出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总能自圆其说。并且听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让人想反驳都不好下口。

他们哪里知道,此刻朱八十一身体内,还装着另外一个世界的记忆。而那个五百年之后的世界中,中国人正处于睁开眼睛,不辨良莠地吸纳全世界知识和精神遗产的时代。任何一个受到够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每天都要接受各种各样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信息,并且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冲击,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换句话说,此刻朱八十的脑子里,就带着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虽然很多知识都残缺不全,只鳞片抓,甚至彼此矛盾,但论起涉及之广,却超过元朝末年的任何一座藏书楼。抡起人情事故、政治权谋,他麾下任何一个文职,甚至一些武将,都不会比他差。但论起知识的渊博,见多识广,整个淮安军中所有读书人加在一起,都不可能超越他。

那是人类七百年的进化结果,中间还涉及了东西方的交流,古代思潮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以及华夏文明在历尽劫波后,对自身的调整和对整个世界的适应。除非逯鲁曾等人也穿越一回,否认大伙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同样的高度。拥有同样的知识积累。

“就这么着,按照我的想法试试。不行的话,咱们过几年再改。反正咱们淮安军刚刚建立,也没什么祖宗之法!”见众人被自己说得意动,朱八十一继续敲砖钉脚。

淮安军这个群体既没有什么历史包袱,也没有任何既定的未来方向。所以对尝试一些前所未见的新鲜东西,并不如何排斥。而朱八十一目前有在这个群体里,又早已经通过一个接一个胜利,建立起了绝对权威,因此大伙劝谏了一番之后,便有条件的接受了他的观点。然后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把一个初步的刑律草案确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