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

忽必烈的大军方才和陈德兴的队伍较量时已经落了下风。现在李彦国有带着三万唐军加入战场。忽必烈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打不过,打不过自然只能逃了。而陈德兴和李彦国肯定要挥军追杀——这可是给予蒙古军最大打击的机会。更不用说蒙古人在河北掠了一个多月,抢到的财货妇女不计其数。北明军和唐军怎么肯放过?

要追击,部队肯定得散开。蒙古人逃跑就这样,喜欢四散而逃,途中还会设个埋伏,杀过回马枪,射个回马箭什么的。如果要追的话,肯定没有办法保持大队。便是陈德兴的身边,也不会有多少遮护的人马……这种喜欢自为将的君王一般都喜欢冒险,有时候还会亲自带兵作战!

看陈德兴这一路过来的经历,多半就是这么个人物,不会在身边保持几千上万大队的。

这就给了李恒一个接近刺杀的机会!

只是一个机会!能不能得手,就得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不过对杨妙真来说,这事儿便是不成也没什么损失。反正李恒根本就靠不住,早晚要设法铲除的。现在让他去和陈德兴拼一把也不错,算是废物利用了。

至于李恒转手把老尼姑出卖了,让陈李两家反目成仇……这个问题,李恒在过河的时候,就反复思量过了。

最后觉得这事儿还真的不行。这叫“疏不间亲”,陈德兴王妃是老尼姑的孙女,一个爱姬又是老尼姑的远房侄女儿。而李恒不过是个蒙古人收养的党项鞑子,陈德兴到时候会相信谁的话?

当然,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李恒真的对大蒙古忠心耿耿!

这一点老尼姑看得非常清楚。李恒和他的党项兵都是色目人的身份,他本人又是蒙古宗王移相哥王妃的养子,对蒙古的感情极深。更重要的是,他在汉人这里根本没有未来,无论北明还是东唐,都不会重用一个是蒙古人养子的党项鞑子王子。

杀了陈德兴,回到蒙古人那边,就是他最理想的出路。如果错失了这个机会,陈德兴早晚会灭了大蒙古。而且……也不会让党项人的大白高国有任何复兴的机会!

就在李恒思前想后的时候,他的人马已经过了大清河,在他的前方,突然传来了欢呼之声。他和他的部下,都忍不住抬头瞻看。

在他们的视线当中,就看见一队队明军和唐军士卒,或骑马或步行,队形散乱的越过那道低矮的“沙盾车线”,大声呐喊着急追猛进。而在更遥远的北面,一面面白色的蒙古军旗第次翻倒,披着黑甲的蒙古军兵已经骑上了战马,散成了无数个十人队、百人队,全都拼命奔逃!

这就是蒙古大军兵败逃亡的场面!

大清河之战已经分出了胜负,六万多蒙古精锐,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拿出了他们最强最新的战法,可是结果还是失败……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李恒此时望见蒙古大军崩溃的场面,还是有一种心如刀绞的感觉。这可不是一场蒙古人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交战。即便算上刚刚投入战场的唐军,汉人的兵力也不过和蒙古相当,都在六万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