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声在田野当中响起,明媚的阳光从十二月情朗的天空洒下来。一队步兵整齐的从铺平砸实的道路走过来,明显这些步兵是才野营拉练回来,也不知道去了几天。他们的红色战袄已经洗得泛了白色,扛着长枪弓弩的肩膀位置,还有经常和地面摩擦的腿肘关节的位置,都已经有了补丁。
军官和士兵们都已经晒出了古铜的肤色,看上去都有些消瘦,但是却精神百倍,仿佛身体里蕴含着无穷的精力。这一切都表明,霹雳水军比之几个月前又精锐了不少。他们可以胜任的战场,很快就不是水上和滩头,而将包括广袤的大陆。
在这支大约有一个将的步兵队伍后面,是一队炮兵,四匹矮小的大理马拉着一台轻型扭力发石机或一台三弓床子弩。炮兵的军将们排着纵队跟在炮车后面,同样精神焕发。
炮兵之后,则是一队霹雳水军随营军校的教官学生,半是步行,半是骑马。带队的是张弘范和萧达,王炎和其余二十余位王家子侄都在其中,他们人人胯下战马,昂首凸肚,策马前行。在刚刚结束的野外训练中,王炎就指挥着所有骑马的随营军校学生充当了一回“假想敌”,模仿蒙古人的战术对霹雳水军士卒的步阵发起模拟攻击。
这种步骑兵的野外对抗,本来不该是水军训练的重点,但是现在却成了霹雳水军的主要训练科目,反倒是水战训练有些稀松。难道霹雳水军里面叫得震天响的北伐口号是来真的?可是如今蒙宋议和进展顺利,条件已经谈妥了,就等临安的官家点头了——这事儿官家是求之不得,肯定不会不答应的!
这陈德兴再整日操练步骑,到底想干什么?
王炎皱着眉头,心里琢磨事情的时候,萧达已经策马靠了过来。这段时间,这位萧教官和王炎的关系处得很好。两个人年纪也差不多,地位也算接近,又都是军人,自然是有共同语言,所以无话不谈,现在就差磕头拜把子了。
“安国兄,你看这议和之事能保几年太平?”
“五年吧,俺家大人认为可以保十年,不过俺看最多五年,每回鞑子死大汗也就折腾个三五年而已。折腾完了,新出来的大汗还得拿俺们大宋开刀立威!不过,这也是俺们重整山河的机会!”
正在进行的议和,此时已经成了霹雳水军中的热点议题——当然是大义教官团和复兴社掌控之下的议论。每次议论的结果都是大同小异,议和难以持久,这不过是一场为期几年的休战。休战结束后,一场决定汉家兴亡的大决战就将来临!
而陈家军,必将是这场决战中汉人一方的中流砥柱!
第211章 递把刀子给阿里不哥
霹雳水军各部大多外出打野去了,广阳城堡里面顿时宁静起来,除了在城墙上城门口站岗巡逻的士兵,几乎就空无一人。之所以是几乎,那是因为还是有一些人留守在此。其中就有一军之主的陈德兴,他破天荒的没有随队训练,也没有去随营武校授课,只是在自己的宅子里面窝着。和李翠仙还有宝音公主同处一室。
陈德兴从床榻上面起身,伸了个懒腰,很是心满意足。瞧瞧身边儿,两个女人拥在一起,头发散乱的躺在一边儿,宝音公主身是昨晚刚破的身子……还是姐妹同心,一龙双凤,真是好一番嬉闹,两个女人直到后半夜才尽兴睡去。而陈德兴却是一夜未眠,一方面留心看着某只貌似呆萌的御姐儿;一方面在想着满腹的心思。
他现在诸事也算顺手。重庆府和江陵府两方面都算给他面子,没有多管广阳岛的闲事。霹雳水军的扩充和训练进行的也顺利,虽然训练量很大,但是在大义教官的教育下,无论新兵老兵,全都士气昂扬。大汉族主义的思想,渐渐的已经入了人心,这样的局面只要再持续几个月,这支霹雳水军就不再是“准民族军队”,而是真正的大汉族主义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