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派了自己的兄弟施显和麾下的大将刘国轩来到厦门面见郑彩,毕竟他们两个曾是郑家的旧人,与郑彩、郑联兄弟的关系也都很紧密,此次更是代表了睿王朱平安前来,因此郑彩表现的格外积极。
一面亲自宴请两人,把酒言欢,另一面则暗中通知了麾下的大将郑升、江美鳌召集兵马,准备跟在施显、刘国轩的后面偷偷潜入漳州,趁乱将施福麾下的兵马收入囊中。毕竟郑彩在郑军内部的威望极高,当初也是仅次于郑芝龙兄弟而已,只要他登高一呼,加上宣布郑芝龙降清的消息,漳州水陆兵马还不是望风来投吗?说不定,就连施福无路可走之下,也会不得不投靠高浦郑氏。
郑彩还做了另外一手准备,擅自收拢郑芝龙的兵马,将来势必要面对朱平安的责问。所以莆田的郑森等人是决计不能放过的,杀了郑森以及郑芝龙的其他诸子,也就等于是将石井郑氏连根拔起。还可以顺势将隆武皇帝朱聿键接到厦门来,交给施琅或者亲自送到朱平安的手中,朱平安对于福建的变故也就无话可说了。
所以,郑彩联络了撤兵到福州府永清、永泰一线的梁立、黄廷和萧拱宸、黄昭等人,这些人都是郑芝龙的心腹,但却有着一个特点,那便是,他们心里的郑家继承人都不是郑森,而是他的幼弟郑袭。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承认郑森的世子之位。尤其是萧拱宸和黄昭,这两人尤其是郑袭的死党。
郑彩可以确认,郑芝龙降清之后,一定会跟随清军北上,而福建的郑军也将会分裂成好几部分,在这个当口要是能挑动起郑森和郑袭之间的内斗,那么对于高浦郑氏来说,便是得到一个可以一举压倒石井郑氏控制全福建的良机。
所以,在派出江美鳌、郑升前往漳州之后,郑彩便率领着高浦郑氏所有的精兵万余人向着莆田悄悄进发。
第三十八章 另有其人
郑芝龙引麾下主力前往延平府,泉州府现在已经是空虚到了极点,因此郑彩并没有费多大的功夫便摆平了沿路的守军,还吸纳了不少愿意归降于它的郑军士卒。两天之后,到达洛阳江边涂岭脚下的时候兵马已经膨胀到两万多人。
郑森在莆田一线还有三万多人马,但郑彩却是没有放在心上。郑芝龙执意降清,如今郑军各部都在心神不定之际,郑森麾下的人马虽多,但却是其心腹甘辉、周全斌等人从各地拉出来的人马,值此动荡之时,军心浮动,粮草供给匮乏,这样的士卒还能有什么战力!
中午时分,天空逐渐转阴,凉风也从四面八方袭来,涂岭山中的林木被吹得东倒西歪、哗哗作响,看样子转眼间便会有一场豪雨来袭。进山之前,郑彩已经得到萧拱宸和黄昭着人送来的消息,他们已经在莆田以北的迎仙寨安营扎寨,就等候郑彩所部抵达了。而梁立和黄廷两部则正在偷渡荻芦溪,到达指定位置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眼看着大雨将至,进兵速度将不可避免的被延迟下来,郑彩不禁有些焦躁起来。八闽之地多山,山高林密,土质松软,一旦遇到骤雨,便很容易会出现泥土滑坡,到时补单道路容易被阻隔,就连兵马穿行于山中,也会被倾泻而下的泥沙所伤。
所以,当务之急是赶快行进到地势平坦的开阔所在,等雨势变小再作打算。于是,郑彩催动人马加快行进,务必要在雨势来临之前找到一处可以暂时歇脚的地势。
没过多长时间,豆大的雨点便落了下来,很快雨势变得稠密起来。山间的道路变得湿滑难行,丛林中的鸟兽也一下子没了声响,只剩下狂风骤雨呼啸的声音,视野也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大约又走了半个时辰,整个大军的队形已经变得散乱不堪,前锋兵马前来禀报。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山谷,可供大军暂时安营修整。郑彩精神为之一振,连忙催动兵马尽快前行。
探马说的不错,行进了十余里之后,地势忽然开阔起来,这一处山谷间的平地显然是山中的百姓定居之所,其中还有不少开垦的土地但显然已经荒芜许久,想来是最近的战火蔓延,百姓们已经向着山林深处迁移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