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烈明[校对版] 睿士 1562 字 2022-10-20

廖永堂一案终结,所有人都齐齐松了一口气。张云汉虽然未达成目的,但总算遵从曹化淳的吩咐将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对上对下也算是有了一个交待。因此也轻松下来,接下来,便是应对凤阳官员的各种宴请,其中当然少不了各种的好处,所以,张云汉的心情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只有袁敏跑前跑后,依然伺候的耐心细致。

黄公辅和陈子壮眼见张继祖无甚大碍,也决定离开。路振飞设宴为两人践行,朱平安奉师命陪坐,而张善本来也要赴宴,却因偶感风寒临时未能成行,张继祖只得单独前来赴宴。

黄公辅、陈子壮和张继祖都是烙印鲜明的东林党人。天启年间,东林党被阉党剿杀,元气大伤,崇祯继位之后,为免一家独大,对东林党也是一面打压、一面压制,因此东林一系并未恢复在万历和天启年间的声势,反倒是在江南,东林党在士林和民间倒是影响颇大。

席间,黄、陈、张三人与路振飞吟诗作赋,倒是相谈甚欢,可是苦了在一旁陪坐的朱平安,四人口中的一些古诗词,尚算能听懂少许,可之乎者也一出来,完全就是在听外星语系了,搞得朱平安头大如斗。

陈子壮与黄公辅却是倍感诧异,席间不停旁敲侧击的询问路振飞和朱平安究竟是不是师生的名分,路振飞却总是笑而不答,弄的两个老家伙也是无可奈何。

张继祖也是分外的好奇。要知道,大明朝文武对立是延续了百年的传统,勋贵是武官的代表,基本上与文官很少打交道,更不要说通婚之类的交往。而仁宗、宣宗之后,文官势力稳步上行,到得正统和景泰年间,土木堡一役,勋贵势力大损,彻底失去了和文官一较长短的能力。

之后的武官则完全被文官压制,武官跪拜同级文官更是形成了常态。军饷、粮草、装备、器械全部被文官通过六部牢牢的掌握在手心里,这种状况,只有到了如今才略有改观。

只是,大明帝国也已经日薄西山,武官再度崛起只能意味着中枢已经无力掌控地方,手握兵权的武官开始毫无忌惮的搜掠地方,以此养兵,而完全不必仰仗朝廷。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自万历年间,武官便开始大肆扩张自己的私兵——家丁,到了目前,大明朝真正的精锐便是这些家丁。

黄公辅等人奇怪的是,路振飞在士林中享有盛誉,怎么会将一名武官收入门下。这如果传出去,对于路振飞的声名也会有所妨碍。

但路振飞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而言谈话语间却是对朱平安这个弟子推崇备至、爱护有加。

张继祖却忽然间想起一件事情。“听闻坊间传颂的那首《对酒》,便是朱大人所作,不知可有此事?”

陈子壮蓦然一惊,“可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首《对酒》?”

朱平安顿时红了脸,冲着众人连道惭愧。路振飞抚须微笑不语。

黄公辅颔首轻吟诗句,不觉沉醉其中,“武能安邦定国、文能对酒当歌,平安贤侄还真是个妙人啊!当浮一大白!”说着便自斟自饮一杯。

“哪里比得上秋涛先生七岁成诗,以:待我明年游上苑,探花因便问嫦娥。对: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灯照碧波。那是何等的美谈啊!”路振飞和陈子壮共饮一杯。

陈子壮笑着摆摆手,“笑谈,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