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由于仵作的身份低下,又不能对尸体进行解剖,再加上几乎所有的仵作都没读过书,当然他们也没资格读书,这不能怪他们,平时干杂活儿糊口,有了案子,才被官员们叫去验尸,所以要说他们有工作积极性,那就太扯了,如不是被生活所迫,谁会对尸体感兴趣呢!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宋,才被一位名叫宋慈的人打破,仵作的身份才有所提高,而宋慈便是大名鼎鼎的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

年轻的仵作答道:“小,小人检查得很是仔细,刘二狗身上没有殴打所受的伤痕,不是死与外伤,小人用银针探过他的喉,胸和腹,银针并未变色,所以他也不是死与中毒。看样子是被烧死的!”

秦思源道:“那你检查过他的嘴了吗?”

仵作忙道:“检查了,银针也没变色,所以……”

“他嘴里有没有烟灰?”秦思源没功夫和他废话,直接问了出来。

仵作脸上一片茫然,道:“没,没有烟灰啊!”他不明白,有无烟灰,和死因有什么关系?

秦思源看向王平安,王平安撇了撇嘴,心想:“果然是谋杀!”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审案

秦思源先入为主,王平安和他谈了案子该如何破,他听了觉得有理,而现在案情又明显照着王平安所说发展,他更是认定这个案子,不是普通的意外案件了!

他啪地又一拍惊堂木,喝道:“长安县令何在?”

长安县令吓得一激灵,连忙起身,道:“下官……卑职在!”

“仵作糊涂,不知检查死者口中烟灰,怎地你也糊涂,也不知此案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死者口中是否有烟灰呢?”他这话问得理直气壮,实际上王平安没和他说之前,他也不知道什么的烟灰不烟灰的!

长安县令大感委屈,什么烟灰不烟灰的,和这案子有何关系,简直就是莫名其妙,难不成你是想说,这刘二狗是吃多了烟灰,所以被呛死的?

他道:“是是,是卑职糊涂,此案该如何审理,还请大人明示!”

死者口中是否有烟灰,在现代人看起来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影视剧里早就无数次的上演过了,连小孩子都能说出这个原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