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页

天明时分,战场上突然恢复了安静。土耳其军队没有再继续动作,明军总算是得到了短暂的安宁。一艘接一艘的船不断的逼近海岸,用小船,或者进入港口,将人员和物资运上岸。这一日,明军的进攻由新登陆的部队发起,意在扩大这一片区域。

整整一日忙碌之后,三个步兵师次第登岸,并向四周扩张。登陆场距离城市还有几公里,完成登陆之后的部队,必须立刻投入战斗,向四周扩展空间。

张广德和陈平登岸的时候,已经是战斗的第六天。临时码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货场,到处都是露天堆放的物资,简单的盖上雨布就算是有防护了。登陆场一片杂乱,血腥的气息呛鼻。这时候还有船只在不断的靠岸,八个步兵师分两批运抵,这批船队必须尽快的完成任务,离开这一片水域,免得挡了下一批船只的航线。

跟着两人一起上岸的还有伊布拉欣,他的作用自然是劝降了。连续一周的战斗,一万多土军被俘。伊布拉欣要去把这些人拯救下来,从大明恶魔的手里,将这些人拯救下来,成为他今后军队的班底,然后带着这些人登船,回到南岸,拉起一个新的政权。

怎么说呢,总是会有人愿意改变初衷的。对于伊布拉欣来说,尽管剧本和阿卜杜拉说的不太一样,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无法选择,做和不做的结果截然不同。他可以选择不做,这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明帝国的那个贵使,不会留着一个浪费粮食的土耳其贵族的。既然不想死,那就只好做,捏着鼻子也要做下去。尤其是看见堆积如山的尸体,在烈火中熊熊燃烧的一幕,恶臭的味道让他这一辈子都决定不再吃肉的同时,也下定了决心。

道理很简单,要么自己死,要么陪着大家一起死。

选择题太简单了,一点都不难做。伊布拉欣投入了工作,在俘虏中找到了一些故旧,跟他们触膝谈心,忙活了三天下来,成果是三千多人的军人愿意投入他的麾下。伊布拉欣说服这些人的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看见了,由于当今苏丹的愚蠢,帝国招惹了不该招惹的敌人。大家看看吧,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正在地狱一般的烈焰中挣扎。

这个现实的问题,大明陆军登陆部队中有一个独立炮兵团,24门105大炮正在不停的轰击远端的城市。还有更多这样的大炮陆续登岸中不说,之前的战斗,这些勇敢的人们,勇气已经被打掉了,斗志被磨灭了。不错,确实还有很多狂热的战士坚持自己的信念,但不等于每一个人都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的去牺牲。

一场冬雨落下来,增加了战争的难度。城外的一个庄园内,张广德和陈平在此悄悄的等候。一个留着胡子的男子,带着一个年轻人策马进入庄园,下马之后含蓄的点点头,向接过缰绳的士兵致意。

“一路辛苦,罗曼诺夫先生。”张广德很客气的上前招呼,陈平安静的站在一边,审视着这两位来自大明北部的客人。按照陈燮的分析,未来这个国家将成为大明的威胁。理由很简单,这是个战斗民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导致了这个国家几乎不可能从外部消灭它。俄罗斯人主动联系大明使团,要求进行一次秘密会晤。

“这是我的同伴,米哈伊洛夫。”罗曼诺夫介绍了身边的年轻人,从表面上看来,这两个人以罗曼诺夫为主,但是直觉告诉陈平,这个年轻人才是这一次会晤的话事人。

“好了,客气话就不要多说了。”张广德直接进入了主题,示意两位落座,喝一杯热茶之后开口:“表面上看起来,两国合作有助于这一次战争的尽快结束。但是客观的说,我们暂时不需要贵国的帮助。根据我个人的了解,贵国对于君士坦丁堡有着浓重的情节。而我国内阁制定的策略,则是留下一部分人手长期驻扎在此。当然,我们不是占领这里,而是向奥斯曼帝国的新政府提出租借一块地方,作为留守人员的驻地。”

话是这么说,但是后面的意思很明确,合作是双方互利的行为,但是现在的俄罗斯,并不能拿出足够的利益来满足大明。

“我军可以从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牵制……”罗曼诺夫开口解释,但是却被张广德很不礼貌的打断道:“贵国发起进攻,得到好处的是贵国。跟我国没有任何关系。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军队这个城市的进攻,贵国可以轻松的打败高加索方向的土军。你们是占了便宜的,既然占了便宜,就不要来我这里卖乖。”

双方的通译都很利索,麻溜的翻译了整个过程。这时候那个叫米哈伊洛夫的年轻人开口道:“您说的没错,请原谅我只能说法语。我国沙皇希望能够得到贵国的一些帮助,大明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家,文明希望派一个代表团访问大明,并且向贵国派遣留学生。”

张广德看了一眼罗曼诺夫,那意思这话就是要求么?罗曼诺夫果断的为年轻人背书:“没错,我们来此的目的就是这个,希望能与贵国达成友好合作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