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欧洲联军的会议开的很激烈,在法国名将孔代的一再坚持下,联军决定还是决定先打瓦伦西亚,不然这地方太要命了,一旦主力南下,肋骨上随时给人捅一下,这怎么受得了?海军陆战队根本就没想到,他们的协助攻击,变成了主战场。
登陆后的陆战队没有快速北上的意思,而是就地进行防御,派出小部队四处活动,清理周边的城镇。主力则就地休整,构筑工事,抓民夫,修仓库,修路,等待后续的补给上岸之后,再说别的事情。异域作战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报,海军陆战队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变成了主要目标。考虑到在海上游弋的舰队,就算还在使用老实的纸壳子弹步枪,海军也没觉得有什么太需要担心的。安心的修筑工事,防备敌人的游击即可。本来他们这么干的目的,就是牵扯一下欧洲联军的注意力,使之不能全力对付欧洲远征军主力。
哦,还有一个事情,就是顺便抢一票,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抢的。西班牙这个国家,长期殖民南美,金银储存量很大。这才是陆战队死活要打一下的原因,不能光看着陆军在地上发财不是?
作为地主的卡洛斯二世无疑非常悲剧,西班牙昔日的荣光不再,为了这场战争,耗尽了国库,换来的却是在本土的战争。原本他寄望于欧洲联合舰队的努力,能够将大明海军阻挡在直布罗陀海峡之外,谁也没想到,汇聚欧洲海军精华的风帆舰队,在这一次海战中烟消云散。现在的卡洛斯,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个结果。西班牙从来都不是陆地上的强国,只能配合其他国家的军队作战了。
凑了十万大军的卡洛斯二世,在各国的压力下,不得不交出指挥权。代路易十四执行指挥权的正是孔代。这位法国名将,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联军主力攻击瓦伦西亚,正南方向则采用节节抵抗,迟滞敌军的作战方式。在他得到的情报中显示,瓦伦西亚的登陆部队,数量不是很多,也就是三万多人的样子。毕竟大明一个师的人数,大概就是一万二的样子。
他可不知道陆战队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步兵师,大明海军这三个陆战队的编制,都是吵架无数次换来的。能够拥有一支地面上的部队,海军看的比眼珠子都宝贵。怎么可能轻易的照搬陆军的编制呢?那还不得被陆军笑死啊。
一个海军陆战师,下辖两个步兵旅,四个团的大编制,这还是因为不敢做的太过分,海军恨不得搞六个团的编制。四个步兵团之外,还有一个炮兵团。下辖两个营,但是都是四个连的编制。装备的是105口径大炮和75山炮。最重要一点,海军陆战队每个营都有一个机炮连,装备了从战舰上拆下来的机枪和迫击炮。
可以说陆战队每个单位都是超编的,一个步兵师才一万二千人,一个海军陆战师的兵力,则高达一万八千多人。三个师加起来小五万人的兵力,根本就不说传说中的不足四万。
孔代纠集了各国联军数量为十万,加上辎重部队,十五万人的大队行军,在道路上拉出十几里地。沿途都是欢送的西班牙百姓,他们真的希望在这一次战斗中打败大明的军队,守住自己的家园。西班牙内部的宣传自然是负面的,什么杀人如麻,什么屠城,什么异教徒,什么黄祸。反正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说来说去都是这一套,他们忘记了十字军东征,忘记了在殖民地制造的累累血案。
孔代的指挥的行军速度不算太快,但是职业军人的素质摆在那里的,一天行军十公里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因为考虑在境内作战,联军的行军速度有所加快,提高到每日行军十五公里。然后根据前方的消息,次日再次提速到二十公里。
获悉瓦伦西亚的敌军一直在修筑工事准备防御的时候,孔代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是一支偏师。越发的坚信,自己的战术出乎敌人的预料,没想到他会先打偏师吧?
第八百九十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六)
情报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海军陆战队这边的总指挥是少将李鸣,这时候能看出来了,海军方面的地面部队的悲剧之处。总指挥才是少将,陆战师长也是少将。这事情就说不清楚,在军衔方面,到了将军这个级别,陆军玩命都要压海军一头,谁让你落了实惠呢?
海军的情报部门收买了几个本地人作为探子,联军主力南下的动作,根本就瞒不过人。李鸣获悉这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嗤之以鼻,下令再探。随后两天,连续不断地消息都是一个意思,大批联军往瓦伦西亚来了,最近的前锋距离不过五十公里。
这个情况总算是被证实了,李鸣也有点惊喜不已。本来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来的,没想到能当一回主角。这家伙也够坏的,下令封锁这一消息,谁都不许告诉陆军方面。然后让各个部队收缩防线,原本向四周延伸三十公里左右的防区,缩小到十公里左右。
完成收缩之后,海军陆战队开始疯狂的挖战壕,拉铁丝网。财大气粗的海军,在物资方面从来就没缺过,本来登陆瓦伦西亚就是来防御的,现在直接打造成了一个刺猬阵。为了避免吓走联军,还让各部队绝对不许打的太狠了。炮兵没有命令不许开火,就跟联军玩排枪,机枪都不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