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麟直接就懵了,刚才还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翻脸了?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呢?“陈思华,你真的要动武不成?”卢象升接过话来,眼神变得严厉无比。陈燮淡淡的瞄他一眼,转身丢下一句话:“半个时辰后城门不开,炮兵将开始炮火准备。”
陈燮就这么走了,两人还站在原地,玩去不知道该怎么办?竟然都没有勇气留下陈燮,面面相觑后,一起转身回到城下,上了竹筐往城头上去,大家伙商量想法子解决吧。
城头上的洪承畴这会脑门上可都是汗水,为啥?城下的炮兵已经开始准备了,这已经不是滑膛炮了,这是新式的75口径的退架炮,线膛后装,飞鹰骑也才装备了八门。这会在城下摆开架势的时候,城头上的人一看这距离,都觉得不妙了,至少在六里之外,用望远镜才能勉强看的清楚,就这还得感谢天黑的慢,还有夕阳在天边照亮。
“不好了,陈思华准备用大炮轰击城池了。”洪承畴赶紧过去招呼从箩筐里爬出来的两位,指着城外的一个高地上正在架设的炮兵阵地。这会不仅仅是炮兵在准备,步兵也在用沙袋构筑掩体,这是预防城头上红衣大炮用的。就这距离,不到三百步的样子,红衣大炮分分钟能轰到城下的目标,问题是那些士兵突前的士兵就看不出什么慌张了,不紧不慢的忙活,还有人已经在准备火把了。
“怎么办啊?”洪承畴脸都白了,上来的两位也没啥好法子,这时候姜逢源出现了,来了一句:“派人去禀报陛下没有?”现场三位嗖的一下,冷汗全出来了,天,怎么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一门心思跟陛下争夺新军的指挥权,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要紧的事情。
“快,快,赶紧的去。另外派人去通知陈思华,就说陛下马上就到。”洪承畴倒是机智,立刻拿出了一个主意。姜逢元立刻要走,被杨廷麟拉住道:“慢着,如此一来,今后还如何让陛下安下心来?”大家一想是这个道理啊,朱慈烺现在年纪轻,压不住群臣是因为他威望不够啊,这个事情如果依靠他来解决,今后就没文臣什么事情了。搞不好高祖成祖朝的情况要重演的,谁知道在场的诸位哪个是下一个解缙啊?回头别朱慈烺一句话“那个谁谁谁还……”于是这个谁谁谁就给人半夜活埋咯,之所以是活埋,这不是夏天么。想丢在结冰的河面上冻死,难度太大。
想到这个大家都打了个寒颤,这玩意似乎也不那么美好啊。
这个时候,又有人来了,这一次来的是周延儒,下了马车第一句话就说:“情况如何?”吧啦吧啦一通说,其中主要是卢象升再说,周延儒的表情就像便秘似得,纠结了半天才道:“开城门吧,让京营收兵,呆在营地里等着收编。”
洪承畴目瞪口呆的看着果断的周延儒,姜逢元直接就喊了一句:“陈思华这个乱臣贼子,周相难道要同流合污么?”周延儒看傻瓜一样的看他一眼,指着城外的军队道:“要不你带着人出去冲杀一阵?”
姜逢元直接被说懵了,反应过来又喊:“士可杀不可辱,姜某与陈贼不共戴天。”
洪承畴幽幽的冒出一句话:“这城墙有五丈高呢。”姜逢元一听这话,立刻就闭嘴了,拂袖而去道:“哼!我去见陛下。”然后以最快的步行速度走了,登上马车的时候,还幽怨的看了城头上一眼。
沉重的城门打开了,经历过战场上的人都知道,在红夷大炮面前,这个城池坚持不了多久。更不要说外头来的陈燮了,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唯一可行的就是讲和。陈燮毕竟没有扯旗造反,就算他带着军队来了京师,他现在还是大明的内阁大臣嘛。
陈燮没有第一时间进城,而是先让士兵进城,控制了城门之后,这才策马入城,并且在看见一干内阁大臣的时候,翻身下马,拱手致意:“周相,各位同仁,抱歉了,实在是没有太多的耐心和时间,只好出此下策。”
周延儒没有接这个话,而是反问一句:“思华,扬州之事,何人所为?”这话算问点子上了,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将决定了未来大明会死多少人的事情,会有多少人倒霉的事情。
陈燮笑着摇头道:“还不知道,没查清楚呢。这不,快马加鞭的往京师赶,周相,各位同仁,你们真是让我太失望了。本以为经历了先帝年间的外辱和内乱的洗礼,各位都能有所感悟,能理解和支持先帝的改良。可惜啊,你们这些人啊,骨子里还是太重所谓士大夫的利益,反倒把国家利益放在了后面。说句诛心的话,各位听了不要不高兴,你们啊,就算改朝换代了,也不会耽误你们出来做别的朝代的官员。”
一句话说完,周延儒的反应是拿袖子遮住脸,叹息道:“周某真怕日后到地下见了先帝,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才是。”周延儒这么一表态,其他人就没话可说了,就算是不服气,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