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骑快马追出来的,自然是三位内阁大臣,杨、卢、洪,周延儒倒是想来,太老了,骑马不行了,掉下来就得挂。姜逢元倒是想来,可惜不会骑马,后面坐马车在追呢。这三位还凑合,不过呆在京师里有日子没戎马生涯了,今天这一阵急追,也给他们颠簸够呛的。
“陛下出城,怎么能如此简单?”卢象升倒是没说难听话,上前来便拱手致意。
朱慈烺笑道:“何必兴师动众呢?难道说,在大明的境内,朕还担心受到伏击?再说了,有这五百铁骑护卫,谁能伤的了朕?丰台大营可不算远啊,有点动静转瞬即至。”
洪承畴和杨廷麟随后上来,见礼之后道:“陛下,以后可别这样了。”两人一口同声,朱慈烺笑道:“是朕的意思,何必那么紧张呢?不就是丰台大营么?既然来了,那就一起上路。”朱慈烺态度很坚决,三人也没有再废话。主要还是看在陈燮的面子上,不然能烦死人。
陈燮把三人留在中军,让他们去烦朱慈烺,自己带着近卫先走一步。车队抵近大营门口外,听到号炮响了,大家都习惯了新军礼炮的规矩,车队停下来没一会,营内跑出来整齐的两队步兵,喊着号子一二一,在营门外道路两边排成两行,在口令声中,一手横胸,一手扶枪,整齐地喊:“敬礼!”
马车穿过这一段路,从服装到装备与普通大明军队完全不同的新军,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至少朱慈烺事这么想的,这些人可不是什么登州营的老兵,正儿八级的北直隶的良家子,一共有两万多人呢。这会出迎,肯定是陈燮安排好的仪式。
第六百六十六章 阅兵式
新军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别说朱慈烺了,就算是兵部尚书卢象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支军队是内库先后投入200银圆,以前就是朱由检的心尖子,现在则是一块兵部眼睛里的香饽饽。卢象升不想染指么?想,可惜他现在无能为力。
新军有讲武堂,二十五岁以下的武举人都可以进入就读,根据卢象升掌握的消息,训练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皇家讲武堂毕业的学院,全部都冠以武进士的身份,就读三年毕业后,成绩优异者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是说传统的武进士消失了,却而代之的是皇家讲武堂的毕业生。
这些武进士在三年的学习中,多次出兵草原、辽东,参与对外作战以及剿匪等战斗,毕业后参与了新军的组建工作。成为大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官。可以预见,这些军官将来必然成为大明官兵的基石,能够掌握他们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以前这些人效忠的是朱由检,现在自然是效忠朱慈烺。武进士和文进士一样,都是天子门生。
也正是因为如此,文臣的危机感才如此的强烈,一支军队不在控制之下,将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谁也想不到。文臣希望回到过去的模式,由他们来掌握军队的将领们,进而控制整个大明皇朝的军队。可惜这个希望现在不太可能实现了,至少这支新军不会被摆布。
陈燮带着一群新军的高级将领出现的时候,卢象升和杨廷麟快速的交换了一下眼神。各自看见了对方眼神中强烈的不安,因为这些高级将领都是来自过去登州营。也就是说,他们跟现在的辽东军和兴海军是一个老大。想到将来陈燮可能通过军事改革,控制整个国家的军队之时,二人的内心无比骇然,一直没有太大反应的洪承畴,脸色阴沉了下来。
“敬礼!”陈燮在前,一干军官在后,整齐的向朱慈烺行礼。这个时候,朱慈烺内心极为兴奋,他倒是见过登州兵的威武雄壮,但那支军队明显跟这支军队有不同之处,这支军队的粮饷都是内库出的,是属于他的军队。至于说什么军官的问题他不担心,私下里觉得只要恩赏到位,不愁这些军官不归心。
“辛苦了!”朱慈烺挥挥手,陈燮大声喊道:“请陛下检阅新军。”说完往路边一让,一辆没有车顶的马车开来,陈燮请朱慈烺站上去,伸手拦住了一脸不安的老周,这才让马车开动。站在马车上朱慈烺年轻的脸涨的通红,兴奋的难以平静,眼前的这支军队,展现出来的精气神让人振奋。整齐的方队,一个一个的在道路两边,马车经过时,阵前的军官高呼:“敬礼!”所有人整齐敬礼!朱慈烺按照陈燮教他的,经过一个方队就喊一嗓子:“兄弟们好!”
“陛下万岁!”整齐的回答如山崩海啸,“兄弟们辛苦了!”朱慈烺颤巍巍的又喊。
“为大明效死!”整齐的回答声,洪亮高亢,空气都在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