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一路往西,来到山海关,进入北直隶,陈燮的卫队在官道上极为显眼。一路上的驿站伺候的很是周到,走到哪都是官员接送,可见这个驿站体系的消息传达还是很通畅的。陈燮还是很可惜的,没有火车可做。看来下一步,就是要修从沈阳到天津的铁路了。在辽东陈燮可以为所欲为,在北直隶就不一样了。修铁路这个事情,一定要跟朱由检说通透了。还有这个东西是个新鲜事物,得在舆论上做好铺垫,免得大明的士绅百姓见了回被吓尿。

坐在马车内,陈燮就一直没停下口述,由贴身的秘书兼小妾柳如是记录,这一路陈燮就带她一个回来,原因是她主动的,想要一个孩子。“国家是一个人的话,过车就是人体内的任督二脉。”陈燮本想说动脉的,怕人听不懂。“任督二脉畅通了,国家一旦有事,调动极为快捷。无事之事,也能大大加快各地物资的调运,大明历经多年战乱,此休养生息之际,以铁路建设为契机,与拉动国内的经济民生快速恢复大有裨益。”

这些话是跟皇帝说的,给天下人说的话则另外是一套,总的来说就是介绍火车是个什么东西。形象一点,还画了图,派人送往明报和济南的报纸刊登。将来修铁路,肯定是江南先走一步,然后是山东,最后才是其他地方。新鲜事物,需要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

比如战列舰,最初开到南京,满城人都吓尿了。那么大的船,那么多的炮。后来停在码头上,几乎每天都能看的到,也就没人太在意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只是这个铁路不比战船,这玩意会撞死人的。所以,宣传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仔细再仔细。怎么宣传的问题,还得让人拿出一个方案来。

有了铁路,陈燮心目中的资本主义时代,将会大踏步的迈进。

“对了,记录一下,让那些民间的宣传人员,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呃,陈燮改了一个字,意思却大大的不一样了。这年月劝人少生孩子首先是不现实,其实大明正在按照陈燮的意思去扩张,没有人口你扩张个蛋蛋。

整个农民战争期间,陕西、宁夏、山西、河南、四川、湖广、江北,这些省份的人口锐减。大明人口已经不再是一亿八千万了,按照陈燮的估计,顶了天就是个一亿五千万。

第五百七十七章 各自立场

所以呢,计划生育是不可取的,甚至陈燮还希望生的更多一点。南洋、澳大利亚、印度、北方这些土地,说实话真的是缺人口来填补。至于经历了战乱的那些省份,就让他们自己慢慢恢复吧,陈燮还是要把人口密集的南方人口,往辽东和南洋移民。想到这里,陈燮又交代了一句:“给大员、南洋等地发一个命令,出台一个福利政策,女性怀孕期间,可以到政府领取每个月一定数量的午餐肉罐头。”陈燮还是很抠门的,发银子这种事情固然省事,但是费钱啊。午餐肉这个东西,说实话营养价值如何不好说,卡路里是肯定够的。

关键是,这个东西在整个南洋,那叫一个受欢迎。不单单本地人喜欢,欧洲人也喜欢。

过了山海关之后,整个官道的路面状况严重下降,这一点陈燮很快就感受到了。四轮马车一路颠簸,似乎又回到当年第一次出兵的时候。铁制的车轮,在地面上没有太多的弹性,要不是弹簧钢板的作用,能给人颠晕了。这一路就有点受罪了,好在准备充分,垫上厚厚的棉絮,才不会显得那么颠。

一路辛苦,陈燮还不能停止工作,很多事情都是在这一路上定下的基调。远远的看见京师雄伟的城墙时,时间已经是崇祯十六年的岁末,腊月二十六日,总算是没有耽误过年。

马车还在十里之外,长亭边上迎接的人就出现了。也不知道朱由检和阁老门是怎么想的,这一波来迎接的人群,一二品的大员都到齐了,其中还包括朱慈烺的教育班子。听到前哨的汇报,陈燮只好早早的就下了马车,步行往前走。

“周相,怎么好劳您的大驾。”陈燮遥遥拱手,大步上前时主动的说话。周延儒眯着眼睛,笑容甚浓。作为首辅,过去的一年他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国内稳定,外部稳定,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各地的民生经济。如果没钱,他再能干也得抓瞎,多亏了陈燮搞的商业税和船舶司,朝廷的财政收入翻了一倍,做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就这一点,他是必须肯定陈燮的。

“思华客气了,你我同为辅臣,周某在内养尊处优,你在外面辛苦奔波,本朝当前如此和泰的局面,思华居功至伟。周某出来迎接功臣理所应当。”这话从周延儒的口中出来,就是一个基调了。如果没有陈燮的出现,周延儒要二次下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