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讨回来的佟佳,济尔哈朗没有责备他,道理很简单,他手下那点兵力,根本就没法跟人打。就算是守城,也没有守住的可能。登州营来的太快了,准备的时间太少。
济尔哈朗决定在海州死守,调集五万民夫,在城外挖壕沟,设屏障。搞不出也搞不起铁丝网,但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后金军,知道该怎么设置防御阵地。为数不多的大炮被搬上城头,周边百姓全部撤进海州,或者往北逃。济尔哈朗可以断定,陈燮的登州营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狠狠的打击后金的纵深领地。
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陈燮进入盖州之后,就给何显下了一道命令:“你的任务,就是杀光烧光抢光。不要有任何犹豫,只要是八旗人,男性超过车轮高就杀。女的一律带走,汉民奴隶也带走。天地的里的庄稼,烧,房子,烧,水井,填上。”
王启年接到的命令则不一样,“以复州为界,复州以北,三光政策。急调民夫运往复州,修筑棱堡,构建要塞,把复州变成一个不可攻克的堡垒。”得到命令,王启年率领的旅顺军队立刻行动。调集了五万民夫,推着无数的独轮车,浩浩荡荡的开始北上。
过去的一年,登州营在旅顺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北上的旅顺军,沿途不放过一个村子,所有青壮劳力,不管男女,有一个抓一个,全部作为民夫来用。相比于登州甲子营装备的大量四轮马车,旅顺军的独轮车则是另外一道风景线。陈燮也就是没看见,看见了肯定高度赞扬一声:“北伐战役的胜利,是无数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复州驻扎的百余后金兵和百姓,早就在三天前跑路,丢下努力汉民奴隶两万余。王启年几乎是在散步似得的进入了复州,然后下令开工。
整个后金领地内,这时候全部兵力加起来都不足两万,总不能真的全民皆兵吧?八旗加起来才多少人?整个时期,顶了天了,能动员十万人马。黄太吉带走了三分之二,剩下的这点兵力,又要防备山海关,又要防备登州营,兵力捉襟见肘。
第三百零五章 盖州
后金这些年的顺利,见礼在明军太烂的基础上。惊呼没有进攻意识的明军,毫无野战的勇气,缩在城池内坚守是明军唯一的战术。崇祯元年以来,唯一在野战状态下硬撼后金主力而不败的,只有袁崇焕在广渠门那一次。
凭借骑兵的机动能力,后金在对明的战场上,一直是主动进攻的态势。完全不用考虑防御,甚至都每人会去想,如此广阔的后方战场,万一明军来捅一下,该怎么办?
总而言之,后金这种心态,是被明军惯出来的。黄太吉在旅顺之战后,确实考虑过登州营的问题,并且总结过旅顺之战失败的根源。他不认为兵力相当的野战状态下,登州营能打败后金军。再者,细作送来的情报显示,登州营出兵一万进入河南剿贼,这才是黄太吉敢于二征察哈尔的根源所在。
登州营有多少兵力,这一点黄太吉没搞清楚,别说黄太吉了,就算是明朝政府都不清楚。按照常规,给陈燮定一个二万的兵力,就很够意思了。剩下一万的兵力,济尔哈朗再无能,也能顶的住吧?那么实际上登州营有多少兵力呢?抛开河南的兵力不算,甲字营有六个步兵营,炮营两个,骑兵营两个,这就是一万五千人了。还没算乙字一营的近八千人,还有原来的东江镇的兵力将近五千。东江镇的兵力,陈燮没放在一线就是了,作为后勤辎重部队来用。
进入盖州后,陈燮没有立刻出兵海州,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为啥?战线拉长了,这一万多人的纯火漆部队,后勤压力太大了。这不是以前在勤王的时候,满打满算三千人,大炮也少,两百辆四轮马车能搞定。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盖州占领了,需要时间处理。
战争时期处理问题自然是简单粗暴,四个城门堵上,先礼后兵是必须的。街上的乞丐被拿下,人人脖子上挂一袋炒面,先吃一顿,让他们满大街拿着喇叭去喊话。
“城里的百姓都听好了,王师要迁移所有盖州百姓。明日一早,家家户户所有人都得在院子里候着,可以带上个人财物。如有不从者,杀无赦!藏匿不出者,杀无赦!”
盖州不大,百十个乞丐喊了一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