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不愧是大才,什么事儿都想到头里去了。
宋璟从吐蕃赶来,需要一些时间。李隆基他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议出个章程,拿出大方向。宋璟一到,只需要稍加合计,就能实施了。
“张说,想必你已经深思熟虑了,你说说,我们该如何治理天竺?”李隆基道。
“深思熟虑不敢说,只是有点想法。要是有不到之处,还请太子指正。”张说的开场白一完,直入主题,道:“天竺疆域辽阔,而又离大唐太远,大唐要想推行郡县制,难度比较大,不太可行。依我之意,还是靠天竺人来治理天竺人。”
“你是说以夷治夷?”李隆基概括一句。
“是这意思。”张说点点头,道:“用天竺人来治理天竺人,我们大唐只需要控制这些治人的天竺人就可以了。”
这办法和英国佬在印度干的事儿如出一辙,英国佬就是凭着这一办法,统治印度长达四个世纪。
张说能提出这一办法,其才智非常了得。
“详细说说。”李隆基道。
“太子,依我之意,仍然可以在天竺设立国王。有了国王的虚名,行事就方便多了。”张说看得很深远,道:“为了防止天竺的势力过大,就要把天竺肢解,我们可以在天竺扶持十几二十个国王。”
天竺疆域很大,若仅仅是设立东西南北中五个国王的话,他们的实力不小,唐朝控制起来有些吃力。若是把天竺肢解,扶持十几二十个国王,每一个国王拥有的土地不大,口众不多,难以为祸,唐朝要控制就容易多了。
“这是一个好办法,可行。”李隆基当即就准了。
“为了更好的治理,这些国王又分属于不同的地方大臣。我们可以设立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分派五个能臣坐镇,他们只需要管理好国王就成。”张说的办法多的是。
这类似于英国在印度推行的“总督”,总督不直接插手具体的治理事务,只需要管好国王就成了。
当然,为了防止国王作乱,国王只是虚位,有名无实,真正的实权控制在这些大臣手里。这些大臣可以管理安排人手,就是绕过了国王。
具体治理的人手由坐镇这里的大臣指派,这一招相当有威力,这些人一定会俯首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