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几十个推开城门的兵丁,都不由皱起了眉头,血腥味,尸臭味,一下子涌出鼻孔,让人难以承受!

捂着鼻子,他们退出了城门。

“众校尉何在?!”

李铮微眯着眼,屏住了呼吸。城门里传来的味道,实在太重,即便他经历多次杀戮,一时间也有些受不了。

“末将在!”

李铮麾下军队的军制,尤其是中基层,仍然沿袭大汉朝的规矩。一营兵马两千人,主将为校尉,副手为军司马。下辖四曲,主官为军候。曲下有屯,每屯五十人,设屯长。屯下有什,每什十人,设什长。什下有伍,五人一伍,设伍长。

校尉,乃是实权将官。乃至于军司马,俱都由追随李铮最久的一批老兵担任。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才能和武艺。

校尉之上,就是将军。李铮麾下,只有五个将军,便是张山、白狼、努罗、庞德以及喀木可。

喀木可率领的捕猎队功劳甚大,又兼有数千人,所以才挂了一个将军衔。

张山为奋武将军、白狼为奋威将军、努罗为奋烈将军、庞德为奋勇将军,取威武勇烈之名。至于喀木可,则为横山将军,取纵横山林之意。

“尔等十二营分作三批,轮换进入城中,将匈奴人分批次给我带出来。若有反抗者,尽皆斩杀,另外,我不要匈奴贵族,知道了吗?”李铮随意点出十二个校尉,吩咐道。

十二校尉闻言,明了李铮之意,抱拳大喝一声:“喏!”

“其余诸校尉各率部曲严阵以待,一旦俘虏满万,立刻将之押送回白水川。还有,城池须得细细打扫一番,以免人畜尸体腐烂,发生瘟疫。”又作了一番吩咐,李铮便不在此停留,与戏志才返回了东营关。

这城池中是个什么模样,不用看,只闻气味就知道。不知道里面死了多少人,有多少腐烂的尸体,其中环境,必然不堪入目。

反正大势已定,既如此,李铮也懒得在呆在这里受罪。

东营关,李铮卸了披挂,换了常服,与戏志才又登上了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