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统帅,却正是当初被张山、临松卢水义从围困于姑臧程银、候选、李堪三将!
这三人得韩遂命令,将五万大军分为三部,两万驻守张掖县城,由程银统帅。一万五千大军在城东扎营,统帅为候选;一万五千大军在城西扎营,李堪为统帅。
三将各率部众,相互守望,自以为防御如同铁桶,滴水不漏。
却说张山与庞德统帅大军连夜出了揟次,一路上以狼骑为前驱,清楚敌军斥候,又听贾诩提议,采取了“攻心”战术!
这“攻心”之计,其实是顾名思义——攻打其心腹要地,而非从心理上去瓦解敌人斗志。
贾诩建议张山分出两部,各一千兵卒,大张旗鼓,并竭力状作主力模样,各往张掖东、西两营,与其对峙。
而真正的主力大军,则以最快的速度,穿插过两营之间,直扑张掖县城!
以贾诩的推论,屯驻张掖县城的程银,一定想不到,在没有解决东、西两营的情况下,张山统率的大军会直接攻打张掖。如此一来,程银一定疏于防范,有极大的可能一战而下张掖县城!
即便首战没有攻下张掖,也会予以重创,使其受惊。因此程银一定会遣人向东、西两营的候选、李堪求援。
而候选、李堪却被“主力”拖住,不敢全力来援,派遣小队人马,也正好将之吃下去,削弱敌军实力。这也算是另类的围点打援之计了!
当然,贾诩也知道这个计策的弊端——如果不能尽快打下张掖,一旦东、西两营敌军摸清楚了虚实,那张山就会陷入三面围攻之中。
当然,这只有极小的可能。有蓝翔鸟随时监控,张山等人对敌军的动向自是了如指掌,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撤军便是。只是没做到一战而下张掖,恐不能配合李铮的全盘计划,从而贻误战机。
不过在听了贾诩这个计策之后,不论是张山还是庞德,都竭力赞成。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打下张掖!
只要张掖一破,东、西两营的敌军就如无根之萍,冢中枯骨而已!
……
七月初三,冀城,韩遂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