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阳看到了这段文字,这是在制约内阁大臣。
避免他们干涉皇帝的决断。
楚阳点点头,李相到底是李相,终归是多年前的那位恩师,时至今日,心里想的,仍然是整个大夏。
“唉,可惜了,时至今日,朕都无法还你一个光明正大的身分。”
楚阳摇摇头,面有惋惜之色。
再翻,里面夹有一纸泛着黄色的纸笺。
“内阁只是执行皇帝意志的工具,而无大臣互讦宦官乱政之事发生,内阁大学士的职掌才能够正常发挥,功能有代阅章奏、票答、赞襄机务等数项。内阁意见在国家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内阁成员之选择提拔,需谨慎而为。”
至此,楚阳大概也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项制度的改革,岂是那么容易的?
按着李相所写的这些条例及规章,内阁中的大臣,至少要有数十人,而其中能起到了一定决定作用的,也要在七人以上。
如此,才能真正地起到帮皇上分担政务,同时,又不会真地夺权的效果。
楚阳只是觉得内阁的成立,可以大大地减少皇帝的工作,却没有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这内阁的权势,一旦超越了皇帝,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所以,现在李相的这些策论,可以说是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既有人帮着他来分担这一切,可是同时,又不会威胁到皇权。
果然是相当周到。
李相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什么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