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页

康熙在京中,颁金节之前,就命张鹏翮置狱扬州,处置江南科场案。

过年的时候虽然热闹了,可是正月里,康熙就下了一道指令,命内外大臣具折陈事。

也就是说,密报奏折自此始。

密报奏折,也就是“密折”制度,自此开始。

原因很简单,是康熙发现太子爷打听了御前奏折的内容,这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何况,十四那么远的距离,太子都能知道十四有钱,还派人去勒索,这哪儿是一个太子该做的事情?

康熙为此,很是生气。

不过,康熙眼看着就六十岁了,当了五十年的皇帝,亘古未有。

所以他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命卓异武官照文官引见。诏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嗣后滋生户口,毋庸更出丁钱,即以本年丁数为定额,着为令。”

此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

赢得了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交口称赞。

仗着的还是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以及皇家海军的战利品分成,这点老百姓身上的赋税,康熙已经看不上眼了。

他觉得十四说的很对,穷苦的老百姓们,就算是敲骨吸髓,能有多少钱?

还不如往外发展,海上那么多财富,为什么非得要欺压自己的子民呢?

甚至,十四爷听了这个消息,激动地给康熙写信,信中字字句句都是赞赏,甚至还说“等儿子给皇阿玛开疆拓土,将来我们大清的治下,百姓们安居乐业,不再有任何税收,甚至,种地的农民们,朝廷给他们补贴,看谁还敢造反?”

这话说的有些夸大了,幻想的太厉害了。

康熙看了都发笑出声:“这孩子,还真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