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

“学生不跑官,也跑不起,这刚中了进士,家里头也没多余的精力帮学生。”年羹尧倒是洒脱的很:“何况学生的妹妹,今年就要来京城了,明年选秀。”

十四阿哥一想也是,这才“大学毕业”,还没等分配呢,跑官这个时候是早了点儿,所有的进士必须要观政一段时间,一到三年不确定。

甚至有观政六年之久的,最后分配到某个穷乡僻壤里去了。

而且分配的官职高低也不确定,九品的县城跟七品的县令,可差多了。

清朝的跑官要官很有意思,七道程序两道审核,面试中的面试,其程序很复杂,其中涉及的部门也很多,没有强力的靠山,是无法趟平所有的关节,最后到底会有怎样的结果,没办法保证。

“你先在翰林院观政三年吧,最近这朝堂上风起云涌的厉害。”十四阿哥跟他一边吃早饭一边道:“等到三年期满,看看下放哪儿合适。”

“好,学生听十四贝勒的。”年羹尧吃着早饭,心里安定了许多。

五千两银子,说实话,养活不了他,更养活不了那些下人,他要想个办法,赚钱才行。

他的那点俸禄,也养活不了。

不过十四阿哥却在吃过早安之后,给了他一个合约书:“签字吧。”

年羹尧打开看了一眼,眼珠子差点没瞪下来:“这……无功不受禄。”

“就当我提前投资你这个人才了。”十四阿哥笑了笑:“京城居,大不易,你有了这点收入,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你家里的情况爷都清楚,这次来人恐怕带了点钱给你,但是没有多少吧?不够你花销的,你妹妹来了恐怕也不会带多少钱,到时候你就得跟家里头求援,你家里那位二娘可就有辖制你的理由了。”

至于年遐龄,他不信年遐龄会不知道这个事儿。

只不过是不想管而已。

毕竟他的官职也差不多要到头了。

一个要退休致仕的人,对次子也没什么感情,那位二娘没见过,但是光看这行事,就知道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