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郝昭,就不得不提一下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在华夏百姓的心目中,历来都是智慧的化身,不管是在正史抑或野史中,诸葛孔明都是绝顶聪明、智慧超群之人。
他早年鲜有败绩,还经常上演以少胜多、绝境生还的经典战役。
不过,在后蜀时期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却碰到了一个扎手的硬茬,让他不得不铩羽而归,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这个人就是魏国的首功之臣郝昭。
如果不是这场陈仓战役,名不见经传的郝昭,也许会被淹没在历史滚滚长河中,绝少被人提及。
但经此一役,让他就此青史留名,成为了一代骁勇名将。
这是因为郝昭驻扎的陈仓城只有一千人马,而反观诸葛亮那边却有数万大军,可事实情况是,郝昭不但以一千人马挡住了鼎鼎大名的诸葛亮的数万大军的进攻,而且以寡敌众坚持了近一个月!
可能就会有人问了,那么,郝昭是何许人也?他是怎样在和诸葛亮的对阵中占据上风的呢?其最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郝昭是太原榆次人,年轻时体格强壮,喜好舞枪弄棒,好勇斗狠,“以义勇扬名于乡”。
后来,郝昭投身于行伍,很快得到上司的赏识,迅速由一名士卒擢升为标首,直至位列将军,成为魏国的一名猛将。
魏文帝黄初二年,郝昭随镇西将军曹真,进剿河西胡治元等人的叛乱,在此战役之中,郝昭有勇有谋,并且身先士卒,深得曹真的喜欢,后升迁为“杂号将军”,不过为何被赐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号,史籍中并未说明。
此后,郝昭就替魏国长期镇守西南边陲,一边抗衡蜀国的进攻,一边防范羌人的反叛。
公元227年,诸葛亮就曾为北伐中原开始谋划。他趁着魏国新君魏明帝刚刚登基不久,唆使西平郡守将麹英杀死临羌县令,想方设法策反了他,以实现将西平郡作为北伐跳板的目的。
一时间,魏国西部边陲风声鹤唳,危机四伏,一旦诸葛亮此计得逞,将是对曹魏的一次重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