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方应物行过礼后,沈巡按二话不说,先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并递给方应物,示意方应物先看完书信再说其他。
方应物满头雾水,但他知道答案就在书信中,便有点迫不及待地拆封阅信。
这是一封没有什么营养的信,通篇内容乏善可陈,只是在打着“最近京城天气不错”的哈哈。
整幅信笺上最大的价值也只有署名了,方应物盯着署名位置上“文渊阁大学士刘”几个字看了半天,忽然一半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了。
而且书信的意义不仅仅是书信本身,能代为捎带私人信件的人,自然也是可靠的人。便可以解读为:寄信人用这种方式告诉收信人,眼前这位捎带信件的巡按是自己人。
方应物如梦方醒,原来这沈巡按不是万首辅的亲信,而是刘棉花的小弟!他对自己的态度,应该是比较正面的!而自己却从一开始就脑补过度,思维陷入了误区之中……
沈巡按先开口道:“前几日岁试之前,县学孟教谕向本官申请,本次贵县岁试由本官担纲主考,当时本官欣然受之。但却没料到,唱名时才发觉你弃考了,好像你还有点误会,这真叫本官情何以堪。”
方应物心里腹诽道,谁让你到了淳安后故作神秘、不亮出来头,不然怎么会造成这种误会?
沈巡按继续说:“当时本官听到流言之事,有所不解,查访奸佞是查访,为国查访贤才也是查访,情况不明时应当众说纷纭才是。但为何这几日的流言却是一边倒,都以为本官要对你不利?”
方应物无语,流言传成这个样子,能怪得了谁?不过细细追究起来,好像他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当初巡按到达的时候,知县担心县学公论出现问题。他方应物为了帮着知县控制县学舆论,便散步消息说“这巡按是万首辅的人马,与商相公是对头,谁配合他谁就是淳安县公敌”。
所以也是他亲自便误导了众人,致使众人都顺着巡按与方大秀才不对付思路去想。流言自然也越来越对他不利,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不为过。
方应物不好去埋怨沈巡按,也不想外人面前自曝其短,只得苦笑道:“大人无缘无故地查访我,怎能不令我心惊胆战。”
沈巡按哑然失笑,“你怎的不往好处想一想,偏生以为本官要整治你?你这个人有多么自卑,才会想象别人都害你?”
我、自、卑?方应物愕然,自从穿越以来,说他有傲气的人不少,但说他自卑的还真是头一次。
这沈大人优越感太强了罢?真以为是施舍给自己人情?自己有翰林爹、巡抚外祖、前首辅老师,用得着他摆出施舍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