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有这样的能力,写套路化八股文自然不会太差。起码是中上等,就看认真不认真了。怎么也不至于落到下等去,却不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是捧杀!方应物揉了揉额头,“你有所不知……”

另一边洪松却痛心疾首地打断了方应物的解释:“人虽然不可狂傲,但也不可自轻自贱,不卑不亢才是正道。你好歹是县试案首,府试、院试皆名列前茅,难道区区一个岁试也让你如此没自信,以至于担忧自己名列四等以下?你也太懦弱了!”

那几次考试的时候,上头有人呐……方应物默默想道,无言以对。

小伙伴们如此看得起他,叫他实在不好意思开口了,内心不禁泪流满面,有种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错觉。不过叫方应物再做一次选择,他肯定还是会选择这条道路。

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与洪松、项成贤吃到酒足饭饱时,眼看外面天色要黑,便由方应物会了账,三人起身一起离开。

方应物随着项成贤来到项家宅子,重新住进了外院。县城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合适的住处不好找,方应物决定暂时栖身于项成贤这里了。

以后就看个人发展情况再定,如果科举不顺,可能需要长期居住在县城时,再寻觅购买房舍也不迟。

有了住处,然后方应物又托项家仆役前往花溪送信,叫族长方逢时派几个人护送兰姐儿到县城来团圆。

安顿期间,方应物几次欲言又止。他想对洪、项二人求助,但始终没有说出口。

他实在不晓得这话怎么说,难道告诉两位好友,他方应物其实没有那么好,八股文水平其实很“一般般”?

还是拉不下这个脸面啊!最终方应物只能独自仰天长叹,他果然如同项公子所言,是个要面子的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他在这方面自身实在不硬,那就只好另想他法了。若是乡试会试那种几千人糊名的大考试,混杂在里面还可以不为人注目。

但县学不过百八十人,试卷好像也要公开点评,所以岁试容易被有心人戳出来。目前两个最大的隐患就是孟教谕和徐淮,一个是教官,一个是仇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

此外方应物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岁试这一关过去后,还是赶紧去商相公那里闭门读书罢。即便再被题海战术搞得欲仙欲死,也强似在县学和大家厮混。

和同学们在一起时间太长,未见得是好事情,常言道,距离产生美。至于商相公那边,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商相公早对他的文章了然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