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方贤弟你放心,进了县学有我们东社照看,不会叫你轻易被欺负了的。”
方应物万分苦恼,“在下好像不属于东社啊。”
项成贤笑道:“方贤弟若有志气,不入社也不是不可以,愚兄并不在意。但是如今这世道,文人结社渐渐成风,还是顺应下风俗的好。”
方应物叹道:“在下出自花溪,花溪在县城之西,入东社岂不名不正言不顺?”
项成贤大笑道:“你心思真多!你入了东社才涨吾辈士气!”
方应物也笑道,“不过两位兄长放心,学霸我是不放在心上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若想拿我树威风,一时三刻之间立即让他垮掉!”
洪松摇摇头,劝道;“方贤弟还是不要太小看别人好,进了县学你就明白了。”
第七十章 入学
方应物在项宅吃过了午膳,就往回返了。虽然他最近总是在县城与上花溪村之间来回往返,又经过一次考试,身心比较疲劳,但他不能不回去。
今天报信的人肯定要把消息传回上花溪村,村里肯定要祝贺他,如果他不露面,只怕要被乡亲们会认为自己看不起他们。
回到上花溪村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果然村民都热热闹闹地聚集在院子外面,三五成群地议论着什么。
墙上则贴着多少年来千篇一律的捷报:贵府少爷方应物,今蒙提督浙江学政李,取中为成化十四年淳安县岁试第二名秀才,乡试联捷。
应该说,方应物这秀才远不如他父亲两次功名重要。
八九年前,父亲方清之中秀才乃是上花溪村方家第一个功名,意义当然非凡;至于去年的乡试解元更不消说,远不是秀才可以比的,全村人都因此而受到恩惠。
但村民还是很热情地自发聚集起来,向方应物道喜,同时捎来了很多自家的米面油等东西为贺礼,只怕当年方清之也没有受到这种待遇。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方应物为村里做的事情太多了,从反抗胥役敲诈到争夺里长,无不是方应物一手操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