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3246 字 2022-10-20

司徒均在龙谦退位后辞去了他一直担任的总参谋长职务,出任国防大学校长,专心于军事教育,其人目光超远,追随军事科学的最新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国防军的战略战术中。司徒均在军队地位超然,“8-28”事变后稳定军队的工作就是他和王明远共同完成的,激进的青军联军官对一直不是青军联成员的司徒均却充满了敬意,大概他们都算是司徒均的及门弟子,面对司徒均的破营夺权,没有人敢于反抗。

王明远放弃了竞选总统的机会,专注于国防建设,在方声远出任总统后一直担任国防部长,对国防军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方声远第二任期时,俩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和军队建设发生了矛盾,王明远被迫辞职。王的辞职是导致“8-28”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龙谦再度出山后,王明远再次出任国防部长,辅佐追随了一生的老长官稳定军队并在大战中出任了陆军总司令。

叶延冰长期领导国防科技工业,1922年获元帅军衔。他领导的国防科技委员会硕果累累,第一台对空雷达,第一部电子计算机,第一枚远程制导导弹都诞生于中国。特别是经长达十五年的秘密研究,在投入了天量资金和人力的前提下,终于破解了原子武器的秘密,成为中国迫使美国签署停战协定的终极武器。

长期担任联勤部长的宋晋国上将在龙谦退位后也选择了辞退。宋晋国是国防军后勤战线的奠基人,长期默默无闻却拥有巨大威信。退位后随龙谦寓居杭州,两家做了好邻居。寄情山水之间,宋晋国是蒙山军元老中最长寿的一个。在他百岁寿诞,政府、国会及军队最高领导人亲赴杭州为其祝寿,总统手书“元勋栋梁”以赠。

有国防军双壁之称的封国柱元帅因直接发动了“8-28”事变,被特别法庭禠夺军籍军衔,判处终身监禁,在龙谦去世前三个月获释,军籍和军衔也恢复了,但在新的世界大战中再没有获得带兵的机会,算是荣养晚年了。

江云直到其意外飞机失事罹难一直执掌国安总局。龙谦退位后,其安全保卫工作一直是由江云负责的,从未出过任何意外。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国安总局成为令人闻之色变的恐怖机构,其组织、运作方式成为全球各情报机构争相效仿的对象。其实,国安总局最初并不更多地介入国内政治,至少在龙谦执政的时期是如此。但后来情况变了,国安总局抓住了机会,成为左右政治局势的强大力量,方声远最初利用了它来掌控局势,但又深畏其潜在的力量,因为他发现几乎没有国安总局不知道的东西。曾计划将江云赶出这个令人生畏的秘密机构,却未能如愿,因为江云掌握着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东西。江云根本不把方声远放在眼里,他终生效忠的只有一个人。方声远在江云亮出部分底牌后放弃了自己的计划,转而与江云合作以维护其权威。

江云之死充满了谜团,看上去完全是一次航空意外,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背后有阴谋。像江云这样终生在阴谋圈中打滚的人,不可能不充分考虑自己的安全,但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那次空难是一次谋杀。

龙谦对江云有着极高的评价,其撰写挽联一时哄传天下。挽联云: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为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治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舆论认为,江云不幸早死是国家的重大损失,如果江云在,绝不会发生导致国家剧烈动荡的“8-28”事变。这算是对江云最高的评价。

“8-28”事变牵涉到大批国防军耆宿,范德平、熊勋、商凤春、胡宗玉等牵涉其中,这些力主请出龙谦主持大局的蒙山军元老们在龙谦重新出山后并未获得龙谦的原谅,尽管最终摆脱了牢狱之灾,但永远失去了重新披挂出征的机会。特别是熊勋元帅,是国防军装甲兵的创始人,对装甲突击有着超越世人的独到眼光,国防军在世界大战中威震欧亚的装甲雄师正是此人一手打造。因为那次在国史上留下无数谜团和惋惜的军事政变,熊勋元帅提前告别了军旅,只能枯坐家中,在报纸、收音机和内部通讯中评点战局了。

在新的世界大战中,除了吴念、蓝心治、瞿鸿翔等少数人外,蒙山军元老级的宿将基本退出了军队。即使他们几位,也不过是担任位高权不重的虚职,征杀疆场决战决胜的方面军司令、集团军司令等职务已与其无缘了。担任那些职务的是季好古、陈豪等国防军新一代将帅了。

陈淑强烈反对龙谦辞位。夫妇俩因此闹了很长时间别扭。但龙谦离开北京定居杭州,陈淑还是跟随丈夫当起了家庭主妇,在龙谦匿名外出调研时一般陪侍左右,成为了龙谦得力的助手。她在每年不少于半年的外出调研(旅游)中亲眼看到了国家的巨大变化,更看到了巨大的隐忧,对于丈夫的选择有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在“8-28”事变爆发后,陈淑坚决反对龙谦的再次出山,对丈夫说,你的使命业已完结,你的功勋和失误已经铭刻于历史,我坚信他们会比你处理的更好,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但龙谦还是“被迫”出山了,陈淑只好跟着龙谦回到了久别的北京,再次成为第一夫人,但她曾居住过近十年的总统府已经物是人非了。

龙谦长子龙振华学成归国,就职于其姨夫领导的秘密机构,成为中国原子武器研制的领军人物,是国家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是数学、应用物理特别是核物理方面的权威之一,长期默默无闻但贡献极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他不顾危险亲临爆心采集数据承受了过强的放射剂量,不幸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对于国家和家庭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

龙谦次子龙兴华在空军学院毕业后担任了海航舰载轰炸机中队长、大队长、副联队长。在因东北事变而引发的中日战争中跟随舰队邀战日本联合舰队,功勋赫赫,他所在的轰炸机联队是太平洋舰队最负盛名的王牌联队,成为日本联合舰队的噩梦。龙兴华中校在台湾战役最后阶段中战机中弹,自虑无法返回母舰,决然驾机撞向了日舰信浓号,壮烈牺牲。追授海军准将并授予共和国英雄勋章。

许东翔,本书下部的主人公。跟随母亲长期生活在无锡,籍籍无名。中学毕业后因自主报考军校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但还是考取了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就此加入了国防军。他对于自己的身世早有怀疑,因为他在考取军校后异事连连,学校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照已经很难解释,连那些嚣张气盛的军二代对他也无不退避三舍,不敢正面撄其锋。这就太诡异了。母亲不过是红十字会的地方负责人,外祖父不过是无锡的社会名流,无论如何不能与那些父亲是中将上将的军二代相比。他几次追问母亲,父亲究竟是谁?!母亲坚持着她的解释:你父亲建国初就牺牲了,他是秘密战线的英雄,为了这个国家的诞生,秘密战线死了多少人,你连想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