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2285 字 2022-10-20

“听你的安排。”

“在家里就不要用这种口气了吧?我知道你想带兵,但这次我另有打算。延冰,欧战不会拖很久了,美国人肯定要参战了。西欧局势将发生根本的变化,随着美军扩张和进驻西欧,德国人撑不过两年了。这一仗耗尽了欧洲的元气,英国首相换人了,乔治·劳合这位管军备的家伙终于登上了首相的宝座,霞飞那个莽撞的、从不知士兵苦衷和失败为何物的家伙也下台了,代之以一个姓韦尼勒的家伙。2月初准备在罗马开一个会,商讨协约国总体战略问题,给我的邀请也发来了,但我不去了,准备让方声远和司徒均去。这个会议无疑将在西线有所动作,不会有多少新意。之所以不去罗马,是因为俄国会发生一些事情,那个修道士的被刺是一个信号,来自情报部门的消息越来越多了……我们要做好应对的准备,否则我将几十万子弟兵派到俄国干什么?总之,协约国的胜利已看到了曙光。战争结束后,世界无疑会进入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那些强国的衰落将会使世界相对太平一段时间了,着对于我们很重要,必须抓住这段时间。战争结束后,国防军不是扩张,而是要缩编,把军费中的人头费压下来,把钱用在经济建设上,在下一次大战来临时我们要脱胎换骨,要唱主角。”

叶延冰静静地听着,心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但龙谦所说的俄国会发生一些事情令他感到吃惊。难道他局势真的要向他预测的方向发展?

“司令,如果是那样,我请求你派我到东北去。”

龙谦挥了下手,“你见过坦克吗?”

“听说过,但没有见过。”叶延冰顿了一下,“总参下发的小册子都发到了各团,并且组织了几期反坦克培训班,但没有遇见那玩意。”

“英国人的发明,在索姆河上第一次使用,给了德国人极大的震撼。以德国人的本事,应该很快就造出来了。你们在东线没有遇见也正常,德国人没有那么快。飞机呢?飞机情况如何?”

“配角而已。至少我在罗马尼亚没有遇到大麻烦,当时程建国的空军尚未抵达战场,所以也谈不到支援。”

“坦克和飞机是下一场大战的主角,这点你不要怀疑了。它们将取代大炮和机关枪。在下一场大战中,如果你身体许可再上战场,我敢保证你盘点自己和敌人的军事力量时,首先是数坦克和飞机。”龙谦站起身,目光炯炯地看着叶延冰,“你坐!但不是所有的军事家都能看清这一点!意识到的,就会在下一场大战中占据优势。延冰,你跟德国人交过手了,有什么感受?”

“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可以打败他。”叶延冰站起身,立正答道。

“不!你太自大了。德国人可以保持两线作战不落下风,我们只能组织一支五十万人的远征军。总参和联勤总部测算过了,如果将这个规模翻一番,后勤将陷于崩溃!这个差距是国力决定的,没有速成的办法,只能咬牙追赶。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影响战略,现在我们就要着手建立技术上的优势了……”

“坦克和飞机吗?”

“是的。还有更多的东西。现在我们有三个飞机厂,还有几个航空研究所了,可以研制并制造自己的战机,连民航飞机也有了,但力量很薄弱。在基础材料和尖端技术上跟人家的差距甚大,商凤春和连树鹏还不服气,最后承认不行。这也是我们不得不将几十万子弟兵派到欧洲换取援助的理由。坦克我们没有,但有了两个拖拉机厂,装备和技术都是美国人的,一个在洛阳,已经投产了,去年的产量是215台,全部给了黑龙江农垦师。另一个建在了太原,正在紧张建设中,太原厂的设计产量超过了洛阳,我还准备建第三个,准备放在重庆,目的是照顾西南方向。拖拉机厂的建设是为坦克厂做准备的,我们现在就要着手研究它!并且要研制出最先进的坦克!因此带来的是无线电技术的普及和升级,飞机需要,坦克也需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你想不到的军事技术要上马研制,为此,我决定成立国防科技委员会专门抓尖端武器的研制。该委员会平行于国防部、总参和联勤总部,直属我领导,用二十年的时间,为国防军武器的升级换代奠定基础。你来干这个委员会!”

龙谦讲这番话期间,叶延冰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了,“司令,我行吗?”

“不行我干嘛跟你说这么多?不要遗憾自己不能带兵了,等战争结束,国防军面临裁员和转型,我只准备保留10-12个基干师,其余全部裁掉,只保留个空架子,保留优秀的军官和士官就可以了。陆军的规模要控制在40万之内,你带什么兵?二十年内,或许我们跟日本或者其他国家有冲突,但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了,我有这个信心。要上的是海军和空军,而且重点是新武器新战略新战术的研究,像战列舰那样烧钱的大家伙我是不造的,时俊一直梦想着打造一支压倒日本的战列舰队,那是错误的想法。在我看来,谁造战列舰谁就是傻瓜,反正我是不当那个冤大头。你去搞海军和空军有些晚了,二十年后你多少岁?”

“我比你小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