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1942 字 2022-10-20

“赶快去吧。我担心这一仗不好打。对了,以我的口气给张作相发电,命他不惜一切代价固守卢布林。”

王明远的担心应验了。11月30日晚,王明远接到龙谦署名的电报,撤销叶延冰远征军的一切职务,命其立即回国。第1集团军司令官职务交给了熊勋中将。

王明远立即回电国内,以军事指挥依赖叶延冰为由挽留,但龙谦回电予以拒绝。无奈,王明远只好给正率1集司令官机关前往利沃夫的叶延冰,让他将1集指挥权暂时交给薛晓才,启程回国吧。

在罗马尼亚立下大功的叶延冰上将就这样离开了欧战战场。他成为了中俄博弈的牺牲品。但叶延冰抗命的结果是让中国远征军避开了德军的进攻锋芒,站在远征军的立场并无不利——假如中国无视波兰境内俄军的命运的话。

从中央军区参谋长任上调任远征军第1集团军参谋长的薛晓才是叶延冰旧部,看到老长官仪态萧索,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认为这是王明远在其中搞了鬼,但又不敢公开责骂位高权重的前国防部长、现今的远征军司令长官,只能费心安排叶延冰回国的安全警卫事宜。

“你就不要管这些琐事了。而且,王司令绝不会坑我。是我将了总统的军嘛。只是遗憾不能跟你们一道作战了。对了,注意寻找陈豪的下落,他是我派出的,给我们提供了两份极为重要的情报,但已经快两天没消息了,八成是电台坏了。给卢布林发报,让他们注意这件事。”

叶延冰只带了他的副官回国,甚至没有在文尼察下车。他必须要在军务上向王明远交代什么,计划都谈了,好多高级军官都参与了计划的制定。在回国的列车上,叶延冰除了有些遗憾,没有过多地想自己,遗憾不能指挥大军作战了,这样的机会怕是不多。他自问问心无愧,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没有对不起任何人,除了俄国人。在罗马尼亚,无数的远征军官兵牺牲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们的遗体无法带回祖国,只能就地火化将骨灰带回去,或交给他们的家人,或者埋入公墓。而即将拉开大幕的波兰战役,还不知有多少年轻的官兵倒在战火中。如果自己的结局也算一种牺牲,比起那些失去了生命的官兵就不算什么了。这是一个牺牲为主题的时代,从庚子年间远征京畿,多少战友倒在了自己面前。自己指挥的德州战役,真是尸横遍野呀。但牺牲是有价值的,所有人看到了蒙山军牺牲的价值,只要他不是瞎子!正如龙谦多次讲过的,用一代乃至两代人的牺牲,为中华民族开创一个伟大光明的前程。

但他却想起了失去联系的陈豪,在他统帅的数十万大军中,只有这个青年跟他有着某种私人关系。他有些后悔将其派往前线了,其实他下去当团长并非不可能,以他的资历出任团长,没人会说自己谋私。那就是自己一句话嘛,他指挥下的远征军有几十个团呢。

第十八节 牺牲(二)

叶延冰所惦记的陈豪确实处于极端危险中。卡车在进入斯塔洛瓦沃拉之前即被德军飞机炸毁了,一枚炸弹丢在卡车左近,司机小苗牺牲在驾驶座上,卡车很快燃烧起来,活着的人七手八脚将车厢里的电台搬下了车,然后卡车就发生了爆炸,车厢里的汽油桶成了威力巨大的炸弹。

那次遇空袭牺牲的不止是司机小苗,还有一个报务参谋,是被爆炸时飞溅出的车厢断木击中脑袋牺牲的。陈豪小组的成员除了首脑陈豪中校外都因天降横祸而陷入巨大的悲痛中,陈豪喝止了要冲入火海抢出司机的部下,就地将那位牺牲的报务参谋埋葬在路边,甚至没有树一块标记。

除了陈豪,其余人员都是未经历过战火的年轻官兵,即使是周振发中尉,也没有见过战场。

“这就是战争,我希望你们都能活下来。但任务尚未完成,抬上电台,继续前进吧。”

“中校,看这样子,斯塔洛瓦沃拉肯定守不住了……”大路上挤满了溃退的俄军,夹杂着赶着马车或者步行逃难的居民,周振发中尉的意思是不需要再往前走了。

陈豪凶狠地盯住周振发,“什么意思?就靠这个给司令部提供情报?你是不是害怕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周振发被陈豪的神态吓住了,胡乱摆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