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勃鲁西洛夫忽略了四个问题。第一是俄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如德军。两年来的战争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点,德军在东线一直是以寡击众,但德国人却胜多负少。第二是经历了夏季进攻战役后,西南方面军部队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充,部队缺员严重,更不要说武器方面的极度短缺了。第三就是俄军内部存在的厌战和反战势力,这条的危害超过了前两条。最可怕的是第四条,即中国远征军并不是来拯救俄国的,他们在指挥体系上有着很强的独立性。被他视为预备队的中国远征军并不一定按照他的意图行事。
勃鲁西洛夫或许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但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如果不是中国人在罗马尼亚干脆利落地击败了德国人,勃鲁西洛夫不会不重视自己的问题。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些优秀的军事领导人在胜利的情况下不免过度夸大自己的实力而忽视敌人的力量。
勃鲁西洛夫认为,德国人绝不会坐视保加利亚垮台。所以,德国即使向东线调来援军也会投向保加利亚。所以,他的西南主战线是安全的。事实证明,德军确实向保加利亚增兵了,第8集团军面对的就是德国从西线调来的部队。
现在,俄军在保加利亚遭到了失败,部队被迫撤回了罗马尼亚。他需要时间巩固罗马尼亚南部防线,以整顿罗马尼亚残破的军队。而德军却在自己的主战线动手了。
匆匆回到利沃夫的勃鲁西洛夫面对的形势一团糟。收集到的情报很多是自相矛盾的,敌人究竟有多少兵力?他们的攻击是战术性的反击还是战略性的进攻他不清楚,甚至搞不清德军前锋已经挺进到了哪里,甚至连第7集团军司令科斯坚科将军也说不清准确的情况。
最大的问题是自己手里急缺战略预备队,如果第7集团军的防线被击穿,德军向东、向南和向西的突击都很顺利,因为第7集团军的后方没有有力的二线部队。
这当然是最坏的打算。科斯坚科的第7集团军还在抵抗,如果他能依托第二道防线挡住德国人,那么局势并不算严重。但中国人必须上来了,听说华军联络组已经到了利沃夫,勃鲁西洛夫将军立即接见了钟石。
“将军先生,”在听完勃鲁西洛夫要求远征军迅速南下的要求后,钟石问道,“叶将军非常关注西南战线的情况,我21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向利沃夫方向开进。您能告诉我详细的战局吗?敌人有多少兵力?他们在哪里?这对我们很重要。”
“重要的是贵军必须立即出动!不是先头部队,而是主力!明白吗?全部主力都要调上去!应以最快的速度向卢布林以西方向集结!应当集中全部的汽车运输,先运一个军上去。”
“卢布林?”钟石粗略计算了一下,距离日托米尔至少400公里,以21军和3军的装备,最快的速度也要在十天之后了,当然采取汽车运输要快的多,但那不符合军事常规,“我可以向叶司令报告。但我必须获知战局的真实情况。”
“中校,只有上帝才知道真实的情况。我的部队正在战斗,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请贵军立即行动吧。如果我军遭受失败,贵军将在波兰平原面对气势如虹的德军!你们到前线多长时间了?为什么一直缩在文尼察不动?”
“罗马尼亚战役后我军休整地点和时间是双方商定的,我军并未违反协定。”
“但德国人不是我的参谋长!”勃鲁西洛夫吼道,“他们秘密调来了大批的生力军。我要警告你,并请你转告你们的司令官,如果出现不幸的事件,责任将完全由贵军承担。”
“叶司令不同意发起保加利亚战役正是基于这一点!”钟石毫不在意勃鲁西洛夫的暴怒,“可惜的是你们不愿意听叶司令的建议。导致如今不利的局势不应该由我军承担。”
“立即将他给我赶出去!可恶的中国人,可恶的黄皮猴子!让他们全部见鬼去吧!”勃鲁西洛夫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