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龙谦详细谈了他的设想。范德平作为青军联常委参加了会议,对于龙谦的指示记得很清楚。对北方军区部队青军联组织的整顿和完善就是在他的主导下完成的,但活儿没干完,他就奉调离开了野战部队到上海主政了。
根据龙谦的指示,青军联重新修订了章程,进行了组织整顿,剔退了不合格的成员,吸纳了更多的先进分子,建立和完善了组织机构,最基层的组织建立在连队之上,每个连队都成立了青军联支部,每个团都有委员会。领导层的产生一般坚持选举的原则。经过数年的整顿,青军联的组织臻于完善,想加入青军联必须是军龄超过一年的,没有受过任何处分的官兵,个人要递交申请,要培养考察,要有两名正式成员介绍,要举行隆重的宣誓,每周要用开会或者其他的方式进行组织活动。
根据国防部人事局的报告,青军联已经成为了士兵们向往的组织,官兵以加入青军联为荣。理所应当的,青军联成员获得了更多晋升的机会。
青军联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一人,委员七人。常务委员会下设立了组织、宣传、监察、庶务四个局,局长一般由总委员会的委员兼任。
范德平是现任青军联主席,也是总委员会成员中职务军衔最高者。自青军联成立,蒙山军的最高层将领从未进入青军联领导核心。范德平是在上海市长兼上海警备区司令位子上当选青军联主席的,迄今快两年了。依照青军联章程,青军联总委员会面临换届了。现在,龙谦以“顾不过来”为由让他卸任,却让他推荐自己的继任者,似乎并未对自己不信任。
范德平确实顾不过来,尤其是他出任远征军参谋长后。而且,他以现任副总参谋长担任青军联主席也违反了龙谦不准高级将领参与青军联的规矩。但范德平总觉得龙谦的换马别有意味。
是青军联的工作引发了龙谦的不满吗?自回国觐见龙谦后,范德平一直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近年来,青军联的工作屡次受到龙谦的肯定,似乎不存在不满意的事例。龙谦在近年春季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联合召集的全军训练工作总结表彰会上,邀请了龙谦就军队工作做指示,龙谦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青军联,说青军联组织已经成为优秀基层官兵的军中之家。
没有答案的范德平决定在面呈总统人选之前,先跟封帅商议一下。
跟严谨细致从不谈及政治的司徒均总长相比,范德平更喜欢跟豪爽仗义的封帅打交道。
王明远上将接了远征军帅印之后,国防部长众望所归地落在了封国柱元帅头上。国防部长易人丝毫没有引起军队内部的任何波澜。在鲁山阵亡后,王明远、司徒均、封国柱、叶延冰私下被称为国防军的四大台柱,连龙谦老资格的参谋长,现今的海军总司令方时俊上将都比不上那四人。王明远和叶延冰出征欧洲,掌管国防军铨叙大权的国防部长自然是封国柱担当。
四人中王、封、司徒均出自龙谦亲统的南方军,叶延冰虽是山东军的首脑之一,却有着与总统不可比的关系。从海外归来的龙谦没什么亲戚,自然将妻族视为自己的心腹。可惜了鲁山,若是鲁山活着,怕是轮不到封国柱坐上这把交椅。鲁山一死,实力强大的北方军少了灵魂人物,石大寿、熊勋以及自己论资历绝对比不那四个人。结果就是国防军最高决策层没有了北方军的人。
或许龙谦就是想让王、叶二人获得元帅军衔才将他们派到了欧洲吧,罗马尼亚一战,叶延冰已经取得了登上军队顶峰的本钱,这是范德平所没想到的。就指挥能力,范德平并不膺服叶延冰,罗马尼亚一战的功绩首推熊勋,是熊勋夜袭普洛耶什蒂创造了战机,这才成就了叶延冰的威名。按照龙谦驭将的思路,主要将领的岗位是动态的,或许下一任国防部长就是叶延冰了。
这个推断令范德平懊恼。从蒙山军三大方面军的诞生过程看,投入最少的是北方军,却在以鲁山为首的一群人的努力下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方面军,没有北方军迅速入关占领北京,建国之战还不知是什么样子……
在去往国防部的路上,军容整齐的范德平中将胡思乱想着。
“你小子总算露面了啊,”封国柱拥抱了范德平,“怎么样?老太爷的病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