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2244 字 2022-10-20

胜利的消息鼓舞了疲惫不堪的部队。布加勒斯特城内已经成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地狱一般的所在,混乱的部队里夹杂着从南边跑过来躲避火灾的平民,到处是枪声、爆炸声和哭喊声。1营的队伍在向南突击中乱了建制建制,孟恩范身边只有六七十号人,其中还有十来个2营的官兵。军火库的巨大爆炸将一座三层楼房摧毁,造成突前的几个士兵被埋在了瓦砾之下,拼命扒出来只有两个还有呼吸了。

混战至天亮,孟恩范中校已经穿越了布加勒斯特南城,看到了向南大路上涌动着无数奔跑的士兵,他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步枪和身上的弹药,带着几十个官兵插入了追击的大队中。

跑,使出全身的力气奔跑。从布加勒斯特城向南的所有道路上全部是身穿浅灰色军服的中国军人,“前面就是保加利亚了,快啊,快啊……”衣冠不整的年轻士兵们嘻嘻哈哈地超越了拄着步枪在路边喘息的孟恩范中校。

“老孟,”赵欣上校勒住了马,跳了下来。

“团长,跑不动了……”

“可以啦,一上午跑出四十里。”赵欣摸了摸坐骑脖子上的汗迹,“这叫什么事?建制全乱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如果敌人打反击就麻烦了。”

“敌人哪里能打反击?他们怕是更乱。”孟恩范接过团长警卫员递过的水壶喝了几口,指了指押下来的成堆的蓝灰色军服的德国俘虏,“只要穿插部队卡住口子,这股德军就被咱包了饺子啦。”

法金汉最担心的事发生了,久尔久失守,华军穿插部队关上了他渡河撤退的大门,而断后部队只为他争取了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他对久尔久发起冲击的同时,他的后面响起了枪炮声。依靠手里的两万残兵是不足于跟气势如虹的华军来一场绝地反击的,曾经高居德军最高层的埃里希·冯·法金汉将军再仔细权衡形势后,做出了令他身败名裂的决定,丢弃所有的重武器,命令部队分路突围。

从10月12日下午起,在布加勒斯特以南,华军追逐着分散逃亡的德军,涌向了多瑙河边的久尔久。晚上八时,15师与35师在久尔久会师了。根据熊勋的将令,吴佩孚将久尔久交给了5军部队,率35师转身渡河,扑向了鲁塞。

中国远征军正式闯入了另一个同盟国家——保加利亚。由于西线进展神速,导致东线马肯森集团军快速南撤,他利用几座掌握在手里的桥梁将多瑙河北岸的部队撤回了保加利亚。俄国第9集团军动作缓慢,没有抓住迅速撤退的德土保联军。当俄军回到多瑙河上时,那些桥梁已经炸毁了。10月14日,叶延冰上将终于赶到了多瑙河北岸的科勒拉西,面对波涛汹涌的多瑙河犯了愁。德军的远程火炮封锁了河岸,架桥强渡变得艰难。他在与熊勋进行了一番电报交流后,决定提前结束“复旦”战役。

合围马肯森已经不现实。关键是熊勋指挥的西线三个军需要整顿休整了,在攻占鲁塞后,华军停下了脚步。

叶延冰需要再次跟勃鲁西洛夫及俄军统帅部交涉了,提前结束“复旦”战役肯定会引发与勃鲁西洛夫的矛盾。叶延冰不在意这个,他更需要得到国内对于下一步行动的指示。

远征军第1集团军赴罗马尼亚参战获得了令世界瞠目的战果,他们一连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击溃德第9集团军和奥第1集团军,全歼一个德国师和四个奥匈师,毙伤俘敌约5万人。缴获450门大炮和不计其数的军用物资,基本收复了罗马尼亚全部领土。叶延冰集团军付出了2万余人的战损,其中七成是伤员。但因恶劣天气而导致的病员却高达3万人之多。卡车毁损严重,需要费力修理,连续征战早已疲倦不堪的部队需要得到一个较长时期的修整补充。在呈述了这些理由后,叶延冰不顾勃鲁西洛夫的阻止,断然提前终止了旨在全歼马肯森集团的“复旦”战役,将部队停在了多瑙河两岸转入了休整。

华军主导的罗马尼亚战役在10月16日降下了帷幕。此战最大的成果不是扭转了东南欧战局,而是令协约国乃至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沙皇尼古拉二世,英王乔治五世及首相亨利·阿斯奎特,法国总统雷蒙德·普恩加莱,比利时国王艾伯特一世及美等协约国主要政治领袖以及美国总统威尔逊先后给中华共和国总统龙谦拍去了贺电和感谢电。正在入俄路上的远征军司令长官王明远上将接到沙皇的亲自署名的电报,邀请他到莫斯科面商有关东线战略问题。

中国远征军在东南欧的优异表现为中国争取了更大的外交主动权。10月19日,英国战争大臣基钦纳建议在巴黎召集一次有中国参加的协约国最高军事会议,研究制定新的战略。仅仅五个军的华军加入战场后就给协约国带来了一次足以振奋军心民气的重大胜利,如果华军再将参展兵力增加一倍甚至两倍,摇摇欲坠的俄国战线就彻底改观。

美国政府决定加快“波士顿”协定中有关援助中国的内容,大批的设备资金涌入中国,掀起了一轮新的建设高潮。英法两国为了感谢中国扭转罗马尼亚局势,承诺包销高达4000万英镑的中国战争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