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徒均与俄国方面基本达成有关军事协议的同时,经济援助的一揽子方案也基本确定了。美国及英国承诺在三年内向中国提供高达53亿美元的低息和无息贷款用于加强中国的军事工业建设,其中英国承担08亿美元的份额。贷款将用于购买美英两国的技术及设备——涉及130个工厂的新建和改建,涉及炼钢、造船、发电、采矿、化工、机械、电子诸多行业,引进的各类机床高达9000余台。
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使得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工业建设目标超额完成,项目建成后,中国的工业化将奠定基础,军工能力能得到大幅加强。就炼钢能力将突破400万吨大关,发电能力提高15倍,填补了一批中国工业的空白。
龙谦在对两院议员汇报“波士顿”协议时针对贷款问题解释说,迄今为止的历史上,尚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需要引入外部资金,即便是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英国,也得到了来自荷兰的大笔资金。无息贷款已经非常难得了,如果不是抓住了世界局势的机遇,即便是已经确定中国为全球盟友的美国也不会答应如此优厚的条件。
美国为了培养自己在远东的盟友,大力促成了这个协定的签署。在威尔逊领导的美国政府看来,加强中国的工业实力符合美国的利益。损失的利息将从企业的利润中得到补偿,高达45亿的订单将落在美国人头上。而英法俄最为担心的领土交涉中国并未提及,这是协约国主要国家最为满意的。
协定是在波士顿签订的,史称“波士顿协定”。不过,当时并未使用这个名字,这是美国人要求的。
因为协定中关于工业援助的内容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方声远代表中国政府于1916年5月10日正式签署。协定的正文是中国加入协约国的有关条款,规定了中国的权利和义务。有关军事及经济的条款是以附件(秘密协定)的形式签署的,这符合外交的惯例。
中方在获得协议签订的消息后,龙谦接见了焦急等待的阿尔杰米耶夫将军,向他通报了中国远征军组建的详细情况,承诺在7月5日前,第一集团军的前锋部队将正式出动。远征军将根据波士顿协定中有关军事问题的秘密协定加入俄国西南战线,接受俄军总司令部及西南方面军指挥。总参谋部将派出一个联络组与俄方具体商定部队的投送和后勤供应问题,并且承诺在秋季之后开始转交俄国总量达120万吨的谷物,这部分粮食的费用将由俄国承担一半。
阿尔杰米耶夫将军在6月14日离开了北京返回彼得堡,与他同行的是由新任副总参谋长范德平中将带领的有23名精选军官组成的联络组。
第十六节 杂音
波士顿协定正文公布及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震动远不如中国内部。
尽管龙谦已经向国会做了汇报,但反对及质疑的声音依然不小。而在民间,特别是在文化界,出现了激烈的批评之声,因组建援俄远征军的消息已然传播,指责龙谦穷兵黩武的声音越来越高。
6月17日,首都出现反对政府对德奥宣战的示威游行。这在蒙山军建政后还是第一次。群众性的集会游行差不多成了常态,但公然反对现政权的游行还是第一次。游行队伍从北海后街集中,穿过首都的几条主要街道,从东单进入长安街,最后集中于广场,发表演说,强烈批评政府的决定,甚至说出了“龙谦是杀人犯”这样公然辱骂总统的言论。
引发了大批群众的围观,更吸引了云集首都的外国记者。在组织者演说的时候爆发了冲突,几个退伍老兵不忿对他们心目中神明一般存在的亵渎,上前将演说者揪下来痛殴,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
有三人负伤,其中一人肋骨骨折。
骚乱被警察迅速制止,十一人(包括演讲者)被警局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