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了,您永远是我的长官。”陈豪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在想,李少虔确实有点“软”,更适合做幕僚长而不是军事主官。国防部人事局那帮人还是厉害呀。
在兖州住了一天,转道去了无锡。到了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了北京,无锡只有岳父一家和妻儿。岳父对他调总参工作很是满意,而妻子徐怡则因为他的归来欣喜万分。而他,则将感情大部投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了。
回家的第三天,徐怡带陈豪到邻居家吃了顿饭。徐怡说陶静是自己的同事,也是极好的朋友,陶教授是有学问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听说你探亲回来,一定要请你吃顿饭,这个面子你可得给我。
陶教授家离岳父家只有五十米,陈豪和抱着儿子的徐怡上门时,陶教授的家宴已经准备停当了。陈豪从陶教授夫人及那位风姿绰约的陶老师对孩子的喜爱断定,妻子与陶家走的很近。
洗过手便入席了。陶教授笑着说,“小陈啊,小怡跟我女儿是好朋友,我就不称呼你中校了。有关你的事迹,小怡可没给我们少讲。这第一杯酒,我敬你,因为你是抗击外侮的战争英雄嘛。”
“不敢当,不敢当。陶教授,伯母,陶老师,感谢你们对小怡的照顾,我敬你们。”
“哈哈,客气了。照顾可谈不上。且不说你是为国征战的英雄,便冲着小怡和阿静的交情,帮助是应该的,而且,小怡一家对我们也蛮好啊。”
陈豪注意到那位容貌远胜自己妻子的陶静老师的目光一直扫视着自己的右手。而她身边那个约六七岁的男孩子肯定是她的儿子,却不知孩子的父亲为何没有露面。
“小陈啊,山东一仗打的好,大快人心啊。早就想当面向你了解一些不保密的情况了,听说你回来,是我让你伯母准备了便饭,有关山东战争的事,就多给我们说说吧。当年我在山东住过,离开已经十年了。”
陈豪便大致介绍了山东之战的情况。整个战役进程他在济南军事学院学习时已经完全熟悉,作为国防军建军以来的规模最大的大战,战役系不可能不做研究。陈豪当然略去了部队的番号及伤亡数据,将战役的进程详细介绍给了陶教授。
“看来还是日本人轻敌了。也难怪,从甲午以来,日本军队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没想到咱国防军可不是一触即溃的八旗绿营。打的好,打的太好了。怎么说,日本侵华的四个师团基本被消灭了?”
“不能这样说。其实是五个师团,他们后来还增援了一个第11师团呢。这个援军和攻击青岛的第9师团没有被我军合围,不过也伤筋动骨了。其余三个师团算是被歼灭了,即使那些陷入包围圈的日军因终战协定的签署被释放,就算第3、6及18师团重建,我看他们再遇到我军也没了抵抗的勇气了。”
“你的手,是在什么地方受的伤?”陶教授看着陈豪。
“哦,这是在青岛。是跟德国人交手负的伤。”
“想不到啊,咱们连续打败了德国和日本。真令国人扬眉吐气啊。比较起来,谁更厉害些?”
“总统曾教导过,‘这个军队要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不管是德军还是日军,统统是我们手下败将!”陈豪想起了小湛山突破时部队舍生忘死的冲击,眼睛不禁湿润了,“陶教授,不知有多少官兵牺牲在抗击侵略的战场,我这点伤真的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