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中国,最大的收获是解除了京畿威胁,使得天津至关外的那条重要的铁路线完全掌握于手,大大改善了关内与关外的陆路联系。经济上的补偿尚在其次,民心的振奋则意义深远。
副作用也不是没有。除掉战费损失及山东战场的后续花费这些经济问题外,山东一战将龙谦的威望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经希望寻找机会(包括利用合法手段)将龙谦赶下台的势力承认,这种机会随着对日战争的辉煌胜利完全丧失了。满清、北洋系、民党等残存势力基本停止了水面下的活动,不得不接受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担心龙谦的独裁问题,会不会推翻或修订宪法搞无限期连任?离开政坛就任中央社会研究院院长的梁启超就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这个可能以及带来的危害,引发了军队系统的强烈不满,但被龙谦严厉压制。
国防军变得更为强势,成为左右政局的一股关键力量。山东战役后,对于军队立功人员的奖赏迅即展开,战场指挥官封国柱上将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继鲁山之后的第二位共和国元帅。因鲁山已逝,以军衔言,封国柱就是军中第一人了。同时获得元帅提名的还有国防部长王明远和总参谋长司徒均,但俩人均拒绝了这个荣誉,认为自己功不至此。
一批参加山东战役的部队获得国防部授予的荣誉称号。瞿鸿翔、柴守业、杜三立、高虎子、孙武、曲致庸等一大批战场指挥官晋衔和授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山东战役的卓越贡献,联勤总部部长宋晋国、航空兵司令官商凤春晋升上将军衔,使得国防军现役上将增至七人。
陈豪在战后被提升中校,被保送进入济南军事学院战役系深造。对于这位背景深厚的青年军官,其前景一片光明。
航空兵就此成为平行于陆海军的第三大军种。从1915年起,军费向航空兵严重倾斜,其比例高达22。引起了陆军的严重不满。
中部 第二卷 一战血火 第六章 加入一战
第一节 轻舟已过万重山
1916年2月24日上午,北京南苑机场。
春天尚未正式来临,但吹过来的威风已经带了温柔的春天气息。机场主跑道东侧临时搭起了观礼棚,一大群官员们在红色的顶棚下随意走动,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断向南面的天空张望,等待着中国第一架民用航班的到来。
中国民用航空总公司总裁冯如没有去看天空,而是紧盯着机场的入口方向,不断地掏出怀表看时间。终于,几辆黑色的小汽车鱼贯驶入机场大门,朝这边开了过来。
秦裕民迎了上去,打头的车子停稳,首先下来的是总统办公厅主任古小林。看见古主任,冯如的心落在了肚子里,知道总统还是亲自来看“轻舟”号了。
冯如迎了上去。今天除了总统莅临外,参议院议长洪粤诚,总理方声远,副总理宋教仁,交通部长端方,商务部长张謇,司法部长伍廷芳,警政部长陈超,外交部长唐绍仪,“京兆尹”邓清华,在京汇报工作的上海市长范德平等文官,国防部长王明远上将,空军总司令商凤春上将,首都卫戍区司令官程二虎中将,海军副总司令兼海军航空兵司令程建国中将,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兼航空局副局长隆鸿渊准将悉数到场。
1915年底,中枢经历了一次大的人事调整,担任了六年总统办公厅主任的欧阳中被龙谦外放了,接替了因病退休的程德全,出任了江苏省长。龙谦选了他的老卫士——南方军区联勤部长古小林少将担任了总统办公厅主任。而为新中华航空事业奠定基础的冯如则脱去了空军少将的军装,根据龙谦的指示着手建立中国民用航空总公司总裁。
建立民用航空总公司是总统的创意。在冯如看来完全是前年那次轰动全军的“三司令进京”事件,三位大区司令官竟然乘坐双座战斗机进京觐见总统,所有人都感到后怕。因为在山东战役结束后不久的一次航空兵汇报表演上,竟然栽下了两架飞机!联想到不久前的“三司令乘机”事件,国防部专门行文,严禁各级军官搭乘航空兵战机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