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承认,共和国建国后的官场风气与晚清有着天壤之别。这跟龙谦的“不近人情”多少有些关系。
步行去往海晏堂的路上,唐绍仪对方声远说,感觉到我们这个意见力度小了些,怕不能令总统满意。方声远说,总统常讲要实事求是。你觉得山东一战能捞回更多的好处吗?少川兄,说实话,能达到这个目的我就阿弥陀佛了。
果然,方案递交海晏堂,立即遭到了龙谦的反对,“如果是底线,未尝不可。但收回汉口等三地租界的意义不大,不如将目光对准天津及中国驻屯军下手,赔款的重要性不如解决肘腋之患。”龙谦轻声说,“鸣皋,考虑到国防安全,天津至山海关铁路要彻底掌控才行。即便有了京沈新线,也不能完全替代这条铁路。当然,庚子尾款是绝对不给了,再给,我们就是满清政府了。至于谈判,说个通俗的话,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至少我们当然要将口开的大一些。庚子尾款取消,台湾收回,租界取缔,日资企业全部没收冲抵战费,撤走中国驻屯军,惩办侵略军那些残害百姓的部队主官,这些就是我的条件。”
方声远想了想,“总统,我咨询了杨皙子日本问题,我是担心日本军部势力反弹,中日间陷于长期战争啊。我国海防极弱,如果日本海军攻击上海杭州,将东南毁于战火,是不是得不偿失?”龙谦谈及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俗话,令他放心不少。至少龙谦并没有因胜利失去理智,但他还是担心日本不能接受撤离中国驻屯军,收回天津日租界的要求。
“那样我就跟德国结盟了。”龙谦冷笑一声,“我说过现在时局特殊,英国人绝不会看着我们倒向德奥的。欧战德国虽然没有击败法国,但占据了上风。在这种局势下,英法俄如何愿意看到在亚洲出现一个大敌?你放心,英国人心里有数着呢。”龙谦想了下,“日本没有派谈判专员来华吗?”
“没有。”唐绍仪答道。
“那就让顾维钧出面。部长助理对他的大使已经够给他们面子了。”
第六节 战火重燃
11月5日上午10时,在英国大使馆,中日间就山东战争的谈判正式举行。中方首席代表是外交部部长助理顾维钧,日方首席代表为驻华大使林权助。
顾维钧根据日本并未派出有分量的官员来华(或到第三国)的情况判断,日方对和谈并无诚意。或者日本高层对于和谈解决战争问题尚有重大分歧。
顾维钧就此向唐绍仪和方声远汇报,建议不必抛出中方的底牌。反正我军占着优势呢。
情况印证了顾维钧的判断。林权助大使的态度完全不似战败方,倒像是胜利者。竟然在开放包围圈,允许日军被围部队撤出山东的前提下要求中方赔偿日本战费2亿日元。
顾维钧虽然年轻,但却在外交上有着过人的天赋,而且其留学美国名校的经历也让其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当即冷冷回应林权助,“如果日方如此惫懒,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说罢对参与谈判的芮恩施和朱尔典点点头,“两位大使先生已经看到了日方的诚意。我认为还是用战争解决剩余的一点麻烦吧。”
顾维钧带着助手扬长而去,整个过程不足40分钟就结束了。
林权助之所以表现出这副嘴脸,的确接到了外务省不准任何让步的指示。而外务省又受到了军部及舆论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