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我追加预算的详细账目……另外,他要我想办法核实驻守保定的部队是不是已调动了……”
“你如何回答的?”
“我说了没有。除了国会已经通过的两笔预算外,再无追加,也没有发行战争国债的计划。至于保定的军队……”
“所以你去了保定,还派你的长随荣福回了老家石门,任务是落实军列情况,”江云的语调依旧从容,“你对你的日本主子很尽心呀。”
又是一个炸雷响起。的确,小仓对他所报告的国防军驻保定、石门一线部队并未调动的情报表示了怀疑,但他说绝对没有问题,那都是有根据的,何况,部队大规模调动都要开拔费……
“如果你想有个体面的结局,最好按我说的办。”江云阴冷的目光盯着对方。本来不值得他亲自审讯,但涉及针对日本的战略欺骗,五处认为这个人还有利用价值,所以江云自己来布置。
这是秘密战线的一个片段。这样的暗战时刻发生着。国安总局确定王长庚被日本大使馆收买后便启动了欺骗计划,在财政部的配合下一连向日方提供了数份关于战争动员的假情报,日本已经产生了怀疑,派人到荣福的老家核实荣福的下落,被守候在彼的国安总局人员抓获。于是江云决定收网,这个败类的价值已经榨干,没什么用了。
反向追踪日本很难。但可以确定,日本极为担心中国将山东战事扩大,这印证了最高层对战局的判断,那就是日本并无全面开战的打算,他们的目标仅限于山东。
战争打响,高层急需日本的战略情报,但无论是国安总局还是军情局,能提供的有价值情报都极有限。除了核实了日本所动员的师团外,其余的就不值一提了。跟日本多年来在华布置相比,中方针对日本的情报网就弱多了,这点严重刺激了心高气傲的江云,发誓一定将情报员打入日本高层,但这却不是马上可以解决的。几个月来,国安总局连续破获日本间谍案,深感日本对国家方方面面的渗透程度,痛感大批卖国者的无耻。就像这个王科长,不过是收了日本3000华元,便出卖了1914年度国家预算。
对于日本而言,山东战局不能说不顺利,也不能说顺利。南北两线已经顺利登陆,战局正按照大本营的计划展开,但无论是胶州湾还是龙口,中方都做了周密的布置。这点令日本前方及后方深感忧虑。华军主力收缩,使得山东派遣军迅速抓住华军主力加以歼灭的计划变得不现实了。而且,由于中方彻底的坚壁清野,日军深感后勤之压力,第一批上岸的部队已经将随身携带的食品消耗一空,如果不能就地补充,十几万官兵,几万匹战马,在没有夺取青岛港的前提下,每天消耗的食品都要靠海军运输的话简直不可想象。
而且,海军深受飞机和潜艇的袭扰。这种威胁已经上升至战略层面。9月29日,乘着天气好转,华军集中50余架飞机猛烈轰炸了日军胶州湾登陆点的物资存放处,他们投掷汽油炸弹,焚毁了大批粮食。
而是日,2艘返回日本的运输船在距青岛200海里的洋面被潜艇击沉,1艘护航驱逐舰被击伤,没等返回威海就沉没了。迫使海军抽调更多的舰只去护航。同时,严令三支针对支那的舰队加强反潜,消灭支那潜艇。这样,日本海军不得不削弱了对陆支援,抽调更多的舰艇去对付神出鬼没的潜艇。
进抵上海外围的第三舰队并未与中国舰队交战。已经获悉,支那东海舰队主力已经在战前离开了上海基地,去向不明,第三舰队很紧张,拼命搜索支那舰队的去向。如果支那水面舰艇“溜”到战区来,将加大海上运输线的危险。大本营否决了土屋光吉少将穿越台湾海峡攻击支那南海舰队的提议,严令第三舰队封锁上海,不准一艘支那军舰北上。
中国的飞机和潜艇展示了巨大的价值,令日本海军丢尽了脸。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如此不对等的力量竟然打成了这个结果。
鉴于当前严峻的形势,在南线第3师团仍在强渡洋河的9月30日,山东派遣军总司令官寺内正毅大将在周防号战列舰的临时司令部向大本营报告,“鉴于支那已经做了充分的战场布置,在潍坊以东合围支那中央军区主力已经不现实。补给问题已经凸显,派遣军决定先行攻占青岛,然后主力西进,逼迫支那军与我军决战,一举击破之。”
10月1日,大本营批准了寺内的调整作战计划的要求。眼下只能先拿下青岛了,否则补给将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