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复苏必然导致军工的进步。1912年日本得到了中国自行研制的半自动步枪,认为已经超越了陆军列装的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无论是备弹、射速还是杀伤力都超越了日制步枪,唯有精度稍差。中国在德国的全力帮助下已经可以生产150以下的火炮了,弹药的生产基本实现自产,不再依赖进口。
1913年,日本零星的情报经外交部汇总后递交军部,情报全面评估了中国的军事潜力,认为中国已经可以抗衡日本了。但这个结论并不为所有阁员所认可,尤其是参谋总部,认为日军一个联队足以击败中国的一个步兵旅,完全不接受陆军省的结论。关于中国军事情报有一个附带的建议,因受制于国安总局越来越强大的反间谍能力,强烈要求建立专业的情报机构以加强对中国的情报收集。之前,日本是没有专门的情报机构的,这份报告虽未得到军部特别是陆军参谋总部的认可,但促使了日本国家情报院的成立,这是后话了。
回到正题。
在欧战爆发后,日本朝野一片欢腾。对日本朝野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井上馨公爵给日本陆军的灵魂人物山县有朋写信,认为欧洲发生的大战是对日本发展国运的佑护,日本应立即停止政争,和英法俄联手行动,确立日本在东亚的绝对领导地位。
井上馨元老给山县有朋的信里隐藏着多重意思。是时,日本内部问题重重。
首先是极度虚弱的经济。日俄战争后,为日俄战争而发行的外债本息已经超过了日本年度预算的二倍,达到10亿日元。因为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战争赔款,日本为了偿还外债还要再举外债。偏偏日本贸易又出了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在传统的出口项目上受到了中国的挤压,连年入超,经济陷入困境。这种情况下,军部还要继续增加军备投入,那就只能依靠增税了和削减财政支出了。其结果是内阁和大藏省极力抑制陆海两军的扩军预算,以至于海军和陆军为了争夺有限的预算资源发生激烈的争吵,总理桂太郎因此辞职。日本军部为了实现各自的拨款要求,不得不分别走向政治策动的道路,军部力量开始介入由政党和藩阀微妙平衡的政界,使其均衡导致了动摇。
其次是日本海陆军之间越来越深的矛盾。1913年“西门子”事件被曝光,海军因高层人员巨额受贿问题被披露而推到了风口浪尖。长期受海军压制的陆军总算有了出气的机会,当然不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了。1914年2月,东京民众在国会议事堂对面的日比谷公园因西门子丑闻发生骚乱,因沉重税负而不堪忍受的民众捣毁政友会本部和中央新闻社,并与警察发生冲突。事件导致山本权兵卫内阁总辞职,海军因此萎靡不振,与陆军的争斗第一次处于下风。
井上馨元老所说的停止政争主要是指海陆军之间不和引发了系统性矛盾。
日本陆军军令机关参谋本部虽然无视陆军省对于中国的军力评估,但也对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深为担忧。既然中国的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日本的安全,那么就要早些动手消除这种威胁。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陆军大臣冈市之助在决定日本参战的会议上抛出进攻青岛的计划,是参谋本部研究已久的方案之一。
打仗总要找一个借口,对外需要,对内更需要。既然宣战德国,攻击青岛就是最好的借口。当有阁员提出可能与中国发生冲突时,冈市之助肯定地说,陆军欢迎这种情况的出现!陆军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冈市之助进一步解释道,山东是龙谦集团的根本,济南是中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地,占领济南进而占领山东,完全符合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比起满洲,山东是更好的目标。
冈市之助的计划令内阁砰然心动!光是山东油田就令日本垂涎三尺了。如果实现这个目标,将是一举数得之举。但8月8日的会议并未批准冈市之助的计划,内阁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终也没有形成一个结论。主战及反战的阁员们展开了积极的活动,他们其实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日本的根本利益,在这一点上并无区别。
第九节 实力对比
8月10日,国会在接受了就外交政策对总统的质询后,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龙谦提交的中立方案。尝到和平发展甜头的两院议员不愿意中国卷入欧战,欧洲太遥远了,就算中国跟德国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议员们也不愿意“莽撞”地投入到同盟国阵营。
但愿意跟德国并肩作战的议员还是有的。之前,参议院部分议员对德国开出的条件深感兴趣。为此,在8月9日晚,政务院总理方声远就交战各方的实力对参议院国防委员会成员做了一个秘密报告。方声远向委员们提交了一组绝密数据。
一、人口
俄国:175亿。美国:097亿。德国:067亿。英国:046亿。奥匈:052亿。法国:039亿。意大利:035亿。中国:4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