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晋国让衔之举受到龙谦的高度称赞。认为在高官显禄面前最见人性。宋部长就是全军的一面镜子,认为自己的军衔授低了的,那些因为授衔而闹情绪的,哭鼻子的,去和宋部长比一比,不觉得丢人吗?杜三立当然受到了龙谦的严厉批评,他让西北军区司令官吴念转告杜三立,不戴可以,连军装也给我脱掉!
第三节 不是尾声的尾声
国防军授衔结束后,根据国防部及总参谋部的指令,一批中高级军官离开部队进入济南军事学院高级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短期进修。名单经过了龙谦的审定,总计41人,军衔最高的为少将,最低的为中校。
这批军官来自各大军区,在赴济南受训之前,全部抵京接受总统的召见和训话。
2师6旅旅长程建国准将是其中一员。4月14日,他跟2师受训的3名军官一同来到北京,能够见到总统,并且能够很快见到家人,令程建国很是兴奋。
同行的3名军官职务均低于程建国。对于参加过西沽之战的程旅长,他们没有不服气。西沽之战是国防军极为重要的一次对外作战,就规模而言,不过是千余人的一次野战对决。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参加过西沽血战成为了国防军内的一种资历,就刚刚获得上将中将的国防军柱石人物中,一大半都参加过那场战斗。
但那3名旅团级军官(一名副旅长,两名团长)却不晓得程建国与总统很熟悉。
当他们参加了西苑为他们举办的欢迎宴会,龙谦握着程建国的手聊起了家常,龙谦谈到了两个月前与其父的会面,批评程建国没有让妻儿省亲并要求他在学习之余一定回去看望父母。那3名同事才晓得程旅长来头极大。
而程建国也见到了昔日的同班战友,如今一样担任了主力旅旅长的阎树林准将。俩人愉快地谈起了当年伏击捕获快马陶三的情景。当时俩人不过是副班长和战士,如今双双迈入了将军行列。
龙谦设家宴请了当年的几个老部下,其中就有阎树林、程建国和黄锦辉。阎树林是山西人,算龙谦的老乡,而黄锦辉和程建国都是在郑家庄老根据地参军的,彼此很熟悉。
龙谦详细问了部队的装备、训练及军心士气,对几个老部下说,你们是第一批,对于中高级军官的培训要成为常态。什么是常态?就是家常便饭。部队的装备在更新,战术也要及时更新。你们要忘记自己的职务,像真正的学员一样将老师教的东西学到手,未来的战争方式跟过去不一样了,不仅和我们战西沽、反李纯围剿不同,跟前年的反清战争也有了很大的区别。不能追踪最新的战术,不能适应新装备下的战争模式,那就一定会打败仗。所以你们要虚心学习,不要摆谱,更不要自以为是。你们这些年轻的准将上校们是蒙山军的中坚力量,有着不可估量的光辉前程,要珍惜荣誉,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等你们结业了,可能会给你们换新的单位,到新的部队去,也可能来总部任职。国防军将领的调动要成为常态,一个人总在一个部队搞不好,要五湖四海才行。
龙谦跟几名老部下合影留念,还给每个人赠送了一套他精选的书籍,让他们认真阅读,深刻理解。
国防军大授衔的热议尚未结束,与日本的外交风波又起。4月17日午间,国安总局在外国人云集的六国饭店拘捕了一名叫松本清一的日本武官以及与其交谈的一名中国人,松本清一被强行带走。
日本大使伊集院彦吉当日到外交部进行交涉,抗议秘密警察粗暴限制日本外交官(松本是驻华武官,少佐军衔)人身自由的行为,要求中国方面立即释放松本少佐并正式道歉。否则,引发日中关系巨变的责任必须由中国方面承担。
接待伊集院大使的是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王正廷。王正廷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国安总局并未知会外交部),不敢怠慢,立即到西苑找到正在总理府议事的唐绍仪,报告了情况。
唐绍仪很生气,马上打电话给国安总局,责问为何拘捕有正式外交身份的日本人。江云没有接电话,电话是局本部五处(反间谍处)处长韩策接的,韩策说人犯正在审问,已有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