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页

蒙山军[校对版] wanglong 2072 字 2022-10-20

“既然决定撤退,就必须击溃面前的敌人。不然,我们怎么跟混成旅会合?再说,骑一团还不知所终,必须将其接回来。”迟春先不顾参谋长的反对,迅速发起了反击。

部队已经获悉了鲁山司令官阵亡的消息,根本无法封锁。部队被激怒了,军官们的情绪影响了士兵们,决心用全歼面前敌人为他们所敬爱的鲁司令报仇。

暗夜下的骑兵交战简直就是一场混战,旗帜,号音都失效了,双方的指挥官们都无法有效地控制部队,在博勒图斯镇以西的旷野里,大批的骑兵交织在一起,互相射击,用马刀乱砍,场面极为混乱。

迟春先的骑兵旅占了兵力强的优势,又利用了敌人进攻失败后来不及组织的空档,一次反击便摧毁了巴达诺夫的主力。

兵力确实不对等。巴达诺夫第3骑兵师辖3个团,每团5个骑兵连,加上1个骑炮连,共16个连。但投入对博勒图斯攻击的只有两个团,另外一个团在阻击华军的另外一支骑兵部队,准备与友军——第7骑兵师合力歼灭那股华军骑兵。

但迟春先发起反击的部队却有20个骑兵连之多。独立骑兵旅辖3个骑兵团,罕见地设了骑兵少有的营级编制,每营3个连另加一个骑炮连(编4挺重机枪和4门迫击炮),每个团就是12个连,这还没算骑兵连内装备的华源2型轻机枪,这样的大编制骑兵团放眼世界也是独一份。

巴达诺夫部队沾了暗夜的光,如果在白天,很可能损失更大。不过,暗夜也抵消了哥萨克骑兵娴熟的搏击技能,当各级指挥次第失效,傲慢勇敢的哥萨克骑兵也只有逃跑的份了。

西方骤然响起的特有的轻机枪射击的声音让担任反击总指挥的独立骑兵旅参谋长段兴茂大喜,那是骑一团!一直担心的骑一团果然被俄国人包围了。段兴茂指挥部队朝枪声方向攻进,一举荡开了俄军的包围,将果断发起突围的骑一团接应了出来——本来他们也是要乘夜突围的。

段兴茂和司令部所有军官都不准迟春先率军出击了,远征军再不能损失自己的司令官了。而存了为鲁山报仇的段兴茂在发起反击后却冷静下来,司令部参谋处长石年奎的分析是对的,我们在唐努乌梁海地区没有跟俄国人叫板的实力!厄尔口(伊尔库茨克)距此不过200来公里的路程,厄尔口地处西伯利亚大铁路,兵力物资转运方便,而我们已经远离后方上千公里了。单比后勤,双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接出骑一团就是胜利!来日方长,我们走着瞧!”段兴茂记着迟春先交代的话。在确认与骑一团主力会合后,段兴茂用信号弹发出了撤退的通知。

乘着暗夜,华军骑兵旅逐渐与俄军脱离了接触。在收容了伤兵、马匹和俄军遗弃的六门大炮后,段兴买指挥骑二团殿后,朝博勒图斯镇撤去。

失败的俄军没有发起追击。

俄军不是不想追击,而是无力发起追击。他们必须固守位于博勒图斯西南50公里的察罕布隆这个要点,那里囤积着第3、第7两个师的全部辎重,如果华军夺取察罕布隆,这两个师就完蛋了!

4月28日,北京正欢庆着开国,而万里之遥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中俄两军以遭遇战的形式展开了较量,其特点就是一个字:乱!

骑一团是在4月28日上午在察罕布隆东北十五公里被围的,他们正奉命向察罕布隆进发。此地是远征军预定夺取的下一个重要居民点,但没想到俄军主力已经占据该地了。跟巴达诺夫一样,前出的骑一团对察罕布隆的攻击失利,随即发现自己的两翼出现大量的俄军骑兵,骑一团随即陷入混战中,吃了一点亏。俄军第七骑兵师战力不俗,尤其是在机动的骑兵交战中。想到事前制定的与俄国骑兵交战的原则,骑一团收缩了兵力,找了一个大一点的居民点就地固守等待主力的到来。既然察罕布隆出现俄军主力,仅靠骑一团的迫击炮就不够了,必须等自己的炮兵上来。骑一团的主要军官们似乎忘记了之前反复强调的要慎重应对俄军的警告。中下级军官们不太理会战略问题,更不去考虑外交问题,他们只顾及眼前。

骑一团“蹲下”后。呼啸而来的俄军随即将其包围,马上发起攻击。但攻击照样失利,骑兵对有着大量机关枪的既设阵地的攻击简直就是找死。第7骑兵师的指挥官也很头疼,敌人不是一般的小股力量,至少一个完整的骑兵师。骑7师师长向上级报告,也是要求炮兵火力的支援,但俄军的布阵也乱了,奉命消灭“进犯”华军的四个骑兵师兵分两路,一路夺取博勒图斯,一路攻击确认被华军占领的哈特库勒。担任夺取博勒图斯的第3师与第7师再次分兵,第3师在东,第7师在西,展开宽大正面搜索前进,第7师抓住了华军主力,确与左翼的第3师联系不上了。好不容易找到了第3师的一个团,第7师师长以右路军司令官的身份命令该团插入华军身后封闭包围圈,第3师的这个团加入后,华军骑兵师确实被包围了,但接下来的战局却急转直下,被包围的华军根本就不是什么主力,他们的主力打垮了该死的巴达诺夫!而且将包围着的猎物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