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声远说的也不错,就是要将开国大典办的隆重热烈。节省是应该的,但开国大典有几次?这是历史啊。
我们都在书写历史,过去是,今后更是。邓清华想。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可不只是邓清华一个。
沈子福是第十六师的一名副排级军官,天还未亮,身穿崭新军礼服,左胸佩戴着一级英雄勋章的他已经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静静地等待着大典的开始。沈子福知道,他在见证历史,作为国防军一名最下层的军官,能获得如此荣誉,值了。
在德州之战中,刚参军的沈子福奋勇作战,全班战死只剩了他一人而死战不退,被火线提升为班长,在战役的最后一天身负重伤,在医院里足足住了四个月,右手的四根手指被炮弹片削去,只剩了一根大拇指,不仅如此,一颗子弹打穿了右肺叶,导致他总是咳嗽不止。他拒绝了部队要求他复员,坚决要求留在部队,承诺一定可以完成交给他的任何任务。本来像他这样的重伤员是不能再干部队了,是他的老旅长,如今的十六师高师长亲自发了话,才让他继续留在部队,不过不能在连队当兵了,被调入新成立的十六师联勤处从事后勤工作,不久正式提升为军官,被保送至刚成立的后勤学院学习。对于沈子福,好事还没有完,不禁在去年获得一级英雄勋章,让无数士兵羡慕的要死,更大的好事等着他,开国大典要选一批基层官兵前往北京观礼,他幸运地被选中。刚到北京的当晚,龙司令,他们的最高统帅亲赴南苑军营看望军队代表,看到他敬礼的那只残疾的手,不仅庄重地对他还礼,问了陪同的高师长他的情况后,握着他的残手说,“我给你一个特权,以后可以不对上级敬礼了!谁要是问你,就说是我下的命令!”
他激动万分,竟然流了泪。当初他身负重伤痛得整夜睡不着觉也未曾流过一滴泪。
随着天光的放亮,附身在胸墙的沈子福看清了东西向大街上整齐排列成一个个方阵的军队,他之前服役的那个团的代表也在其中。一样的军服,一样的个头,让他辨别不清哪个方阵才是自己的老部队。
周围有不少跟他一样的残疾军人,有的缺了一条腿,有的缺了一只胳膊,还有两个是坐着特制的轮椅被卫戍区士兵抬上城楼的。那些精干的卫兵眼神里有的是尊重,绝无歧视。只有军人才理解军人,用高师长的话说,你不要顾忌自己的残疾,那是你最耀眼的勋章。
今天会再次见到最高统帅。军队不喜欢称呼总统,更愿意叫司令或者总司令,司令是那些跟随他已久的将军们的对他的称呼,而下级官兵习惯于称呼总司令。他看到了抬着照相机上来的军队记者,他们在选择更好的位置以记录这不寻常的一天。假如能将自己照上可就太美了,让父母弟妹在军报上看到自己跟总司令在一起该多好?沈子福胡思乱想着,看到一队队的百姓开始入场,占据了城楼对面的广场,军人们在指挥着他们,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更多的是兴高采烈的年轻人,估计是北京的大学生们,他们每个人都握着一面小旗,胡乱挥舞着,大声欢笑着。
沈子福看到了人群里有一个叫李卫国的北京大二年级的学生。他的名字是刚改的,在参加了庆祝国防军出兵外蒙的大游行后,他改了自己的名字,向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要求参加伟大的国防军。他的要求被拒绝,老师说,新中国马上就诞生了,国家更需要像你这样的学子,念书也是为了国家,和那些为国征战的军人一样光荣。现在,李卫国正贪婪地注视着守卫在国旗旗杆下的四个卫兵,觉得他们的军服实在是漂亮极了!参军的念头再次升起,如果有一天自己也穿上灰色的军礼服该有多神气!
他的父亲是清华留美学堂的教师,去年冬正式加入了科民盟,还是科民盟清华委员会的正式成员。父亲对他改名字的举动完全赞同,却狠狠批评了他参军的要求。如今清华学堂已正式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他的父亲也参加了今天的开国大典,就在左面的人群中,他几次去寻找父亲的身影却没有找到。据说北京大学,原先的京师大学堂将要迁入清华西面与清华为邻了,那样他回家就近了。这些是小事,他现在顾不上想,今天他最想看到的是总统,那个一手推翻满清缔造共和的伟人。最为可惜的是总统去清华视察并对师生发表讲话的那天他恰巧因病请假了,未能目睹总统的风采,而聆听了总统演讲的父亲却激动万分,对他说,你没有聆听总统演讲台可惜了,总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伟大的远景,我相信,他会让国家大变样的!论对教育的认识,对科学民主的认识,跟总统比起来我简直是太肤浅了!
李卫国的母亲出身名门,识文断字,甚至可以写出不错的古体诗。母亲对他父亲说,出兵平定叛乱固然好,但因此掀起的热潮却将年轻人都引入军队了!在任何时候,穷兵黩武都是恶政!总统出身军人,对国家未必是福。
父亲不赞成母亲的观点。总统虽是军人出身,但他重视文教,增设学校,强力推行义务教育,据说省长的薪水都低于大学教授,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眼光?岂是一般的武夫所为?你看看,有多少华侨回来了?光是清华一家,就聘了不下二十个洋教授。这么搞下去,国家的复兴就在眼前啊。
李卫国最大的愿望就是亲眼见到总统。今天他的位子不错,基本在最前排,就在军乐队方阵的侧后,或许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阎锡山是跟在一帮文官后面登上城楼的,他掏出怀表看了下时间。现在是九点一刻钟,距开国大典开始的时间还有四十五分钟。
城楼的东侧基本是文官队伍。他大部分都不认识,对于一个年方二十七岁的青年标统,他自然不认识共和国权力中枢的大人物们。倒是已出任总统办公厅主任的欧阳中主动跟他寒暄了几句,还将他介绍给外交部长唐绍仪和兵工总署连树鹏署长。听说他将要主政山西,唐部长笑着说,山西可是总统的故乡,你这个总统亲自选拔的省长可要好好干,至少干一个模范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