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暂时回不去。我寄的家信银钱,家里都收到了吧?”
“收到了……”
“同远,我不晓得是谁调你来京的,但这样不合适。你还是回山东吧,或者去军校念书。你现在的水平,绝对不够总参的标准,知道吗?”
白灵给丈夫端来了茶,正好听见了丈夫要赶小叔子走,“夫君,二弟怎么就不能进总参?总参扩员,招了好多人呢。”
“外事你不要管。他不够资格,这样是在害他。听我的,回去吧。司徒总长那边我来打招呼。如果你想进军校念书,我可以帮忙。”
之前丈夫就拒绝了将公婆接入北京,现在竟然连小叔子也不准留,这也忒不近人情了些,“夫君……”
“你不要说了,外事你不懂,听我的没错。”转而对弟弟说,“这样吧,你去山东军校念书吧,离家也近。记住,不要跟同学们说你的身份,知道吗?”
“是,我听你的。”
“好,这样就好。”王明远摆摆手,将弟弟赶走了。
“夫君!”白灵对丈夫什么都满意,最多一礼拜,必定有信寄来,更没有任何嫖妓纳妾的传闻,就是律己太严了,同远不过是来总参做个参谋,有什么不行?
“外事你不要管!我这是为他好,也是为你我好,以后你会明白的。”
中部 第一卷 新中华 第二章 小人物
第一节 郑婵
己酉到庚戌不过是普通的年岁交替,但对于今年便有了不同以往的意义。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年的大清朝轰然倒塌,不可避免地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数。
新朝的大人物们忙着自己的大事,小人物们自有自己的生活,改朝换代虽然触及每个人,但日子总得过下去。
鲁南蒙阴县郑家庄一带是蒙山军的老根据地,比起其他地方另有一番光景。因为上千名子弟从军并且很多当上了军官,大笔的款子寄回了家乡。因为大批青壮出山到沂州、兖州甚至济南的工厂做工,大笔的薪水被带回了家。庄户人有了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于是当地这些年多了好多的新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