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龙谦真是这样说的?不是鲁山假传旨意?”情急之下,隆裕竟然用了“旨意”一词。
“微臣看到了龙谦给鲁山的电文,确实是这样写的。”
“那好吧,你就来为大清写这道退位诏书吧。”隆裕甚至没有征求载沣的意见,立即做了决定。
“太后……”载沣绝望地叫道。
隆裕望了眼载沣,“老五,万千罪责,都由我这个不祥之人一身承担吧。只要皇帝能活下来就行。”一向唯唯诺诺的隆裕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担当。
这个过程中段祺瑞未发一言。
“微臣不敢奉诏……”徐世昌跪倒,连连磕头。
“就算本宫求你了。”隆裕厉声道,“若是你念及大清的恩泽,你就不要怕承担骂名了。不过,还要龙谦给本宫一纸手书才好。”
“微臣愿赴江南,去跟龙谦讨一封保证书。”王士珍再次磕头不止。
“太后,殿下,怕是要先发诏书了。”一直未开言的段祺瑞说道,“我等离京前,驻扎丰台之北方军骑兵大队已经准备西进了。”
“啊,啊,”这个消息让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比起徐世昌和王士珍,段祺瑞对满清的感情淡漠的多,他在北京两次被鲁山召见,谈话内容甚广,在获悉龙谦绝不称帝而立志建立共和并对北洋宽宏大量后,这位曾留学德国对共和体制比北洋其他将领更为了解的将军已经决定站在蒙山军一方了。
第三十八节 大势(七)
且不说王士珍及杨度即刻启程南下,也不说孙文、黄兴已自日本回国至上海“主持大局”,更不说在黄兴组建大元帅府并改组了起义军为民国政府军队后启程南下督战,留在武昌左右为难的宋教仁、谭人凤、黎元洪等人。
现在要说说龙谦。
南方军停在长沙未动,在世人看来是龙谦向孙系发出的和平信号。真实的原因是因为龙谦的病情沉重,蒙山军总部严密封锁了消息,除了核心的几员大将和龙谦身边的几个人,没人知道一度时间龙谦被医务处长齐尚明宣布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