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银渡之战将钦廉起义的最后一点力量击溃了,王和顺中流弹战死,刘思裕不知所终。义军阵亡约七十人,大部被俘。而十九标的伤亡极小,阵亡四人,伤十一人,其中三人还是摔伤和扭伤。
值得一提的是当夜再次发生了战斗,前出平银渡的十九标一营发现东面来了一支骑兵,黑暗里发生了交火,发现对手火力强劲,有轻机关枪啸叫的声音。杜三立大惊,心想据龙谦说,目前连北洋军都没有配备轻机关枪啊。于是立即命令一营撤退,立即用号音联络对方,果然,对面是自己人,是第五镇骑兵标。听到联络号,骑兵标也用规定的号谱报出了自己的身份。
第九协协统王明远统率的迟春先骑兵标及韩子英十八标自东而西完成了大迂回,与十九标会师平银渡,幸亏杜三立机灵,不然将闹出自相残杀的悲剧。
后半夜,赶来的龙谦见到了迟春先,得知王明远和韩子英已出廉州,而之前已经与郭人漳会合。龙谦当即命令迟春先返回廉州,通知王明远指挥十八标包围解除郭人漳及廉州巡防营的武装,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什么罪名?”龙谦阴阴一笑,“通匪!广东新军第一标都反了!造成我军严重伤亡,这还不够吗?绝对不准漏网一人,绝不准广州那边得到消息!”
龙谦进入广东才知道广东竟然有了两标新军,正考虑如何吞掉这支部队,独占广东当然要完成军令之统一,赵声的起义给了他一个绝好的机会。
广东官府,包括已经上任的两广总督周馥正醉心于钦廉之乱的迅速平定。这份功劳当然有自己一份。向京师报捷的电文刚刚发出,正等着与回师广州的龙谦重聚,老周馥甚至准备了一个盛大的祝捷仪式。第五镇是山东子弟兵,而他漫长的宦途中,山东巡抚的那几年给他换来了极为丰厚的回报。如果没有山东经济的强势崛起,他不会坐上两江总督的宝座。而本来已致仕回家的他重新出山入主两广,也是沾了龙谦的光。虽然他离开了山东,但由于四子周学熙的关系,对他离开山东后的一切了如指掌,清楚朝廷之所以用他掌管两粤,完全是因为他和龙谦有着非常不一般的关系。
老大人还没有主持龙谦的班师典礼,便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龙谦带领骑兵标已回到了广州,联合第五镇所部包围广东新军第二标并将其缴械!大惊之下,老总督亲自跑到龙谦的军营,去找这位曾经的老部下去询问究竟。
第二十七节 龙谦与周馥
8月中旬,除了留韩子英的十八标驻廉州镇守,出征粤西的蒙山军主力已返回广州,除前期进城的封国柱十七标、直属警卫营及第五镇司令部,其余部队全部驻扎城外,没有征用民房,一律住自带帐篷。
在两广总督府,龙谦再次见到了周学熙之父、原山东巡抚、两江总督、本来已致仕回家但旋即被朝廷起用出任两广总督的周馥。
这年他已经七十岁,但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老大人别来无恙!”龙谦深施一礼,笑呵呵地说,“看到老大人身健如昔,真是令下官高兴万分!”
“退思!你这是演的哪一出呀?广州士民都惊恐不安啦。”周馥不理会龙谦的恭维,劈面便是责备,他是指龙谦将广东新军第二标包围并全部缴械的事,此事引起了广州士民的惊恐。
“老大人勿虑,且听下官分说,下官这样做也是情非得已呀。”龙谦将赵声之叛讲了一遍,“这太可怕了,谁知道还有多少乱党藏于军中?非如此不为万全啊。”
本来想着如何一统广州军队,瞌睡给了个枕头,竟然闹出了赵声策反新军之事,龙谦在廉州强行缴械郭人漳第一标残部后,回师广州,人未至,即传令留守广州的司徒均及封国柱动手,将人数只有七百余的广东新军第二标包围缴械,官兵现在还被扣在军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