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授予第十八镇的番号,并不是朝廷已经有十七个陆军镇了。其实,朝廷已经成军的陆军镇只有八个,分别为第一到六,第八及第九镇。年初袁世凯提出了一个整编成立三十六个镇台的国防计划,每省至少设一个镇台。这份计划得到了当初的兵部的首肯。但编练新的陆军镇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仅是六镇陆军就让户部不堪重负了(第五镇只按编制支付军饷)。第八、第九两镇的军费都是地方支付。但兵部对三十六镇陆军的建设方案始终放不下,认为国土偌大,没有三十六镇陆军不虞保卫。
兵部力主建新军,户部则坚决反对,关外虽说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是祖宗陵寝所在。但早已被消磨了锐气的满族贵族视关外为畏途,连做官都不愿去关外了。更不用说就地募兵练兵了。现在吉林冒出了一支现成的武装,自然让由兵部改制而来的陆军部喜出望外,干脆越过顺序,给了个第十八镇的番号,以示不忘三十六镇大陆军的宏伟规划。
良弼染病住在贤良寺也是无奈,按照朝廷例制,钦差回京未得消差,不能回家。只能住在官办的驿馆。慈禧肯定要垂问详细的,但现在她还是饶有兴味地听铁良汇报了良弼北行的成果,“……铁良一行严格点验了该部,查明该部实有官兵15435人,拥有俄制及日制大炮六十余门,机关枪四十余挺……陆大山祖籍山东,其祖闯关东去了关外,他对朝廷的恩典感激涕零,叩头宣誓定会效忠朝廷,效忠太后……授陆大山陆军十八镇统制,韩平(范德平)、齐虎子(程二虎)为三十五、三十六两协协统……该部编制完全同北洋新军编制,唯有炮兵及骑兵犀利,他们从俄国人手里买了大批顿河良马,编了两个骑兵标而有余,陆大山请求在十八镇下编一个骑兵协,良弼以不合军制为名拒绝了。目前十八镇镇台设在吉林(今吉林市),其三十五协驻呼兰、双城堡(今哈尔滨)一带,三十六协驻长春厅(今长春市)一带,一面剿匪,一面练兵……”
慈禧对具体的军务并不关系,她关心的是军队将领的忠诚,“依良弼所见,这个陆大山靠得住吗?”
“太后所虑宏远。奴才以为,目前还不能派员接手该部,因为陆大山所部将弁,与俄人关系密切,吉、黑两省,尚有俄军驻扎,人数在两万至三万间,尚未全部撤回。良弼在奉天与唐绍仪密议,拟从唐绍仪处抽调得力人员,派至十八镇充任教官参谋之职,以徐图之。”
“所议很是。十八镇军费如何筹措?”
“良弼赴关外前,奴才曾与其商议,拟参照湖北、江苏之成例。吉林一省有些困难,但程德全愿意协饷三成。”
“唔,你拟个折子给军机处来看。”
“嗻。”
“奉天更为重要。其地武备如何?”慈禧转了话题。
“回太后的话。目前奉天巡防营总数已过万,唯军官缺乏,训练也不如十八镇部队。唐绍仪曾数次奏报自北洋抽调官佐充实该部,另外,希望朝廷授予其正式的番号……”
“陆军部怎么想?”
铁良不由得看了眼奕劻,“奴才以为,近年来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的人不少,可择其能者派至奉天协助练兵。唐绍仪政事娴熟,但军事不为其所长,朝廷当选将前往,整合奉天各部为一陆军镇……满洲乃我朝龙兴之地,即便驻扎两镇陆军也是远远不够的。”
“是啊。养兵却要花钱。陆军部有合适的人选吗?”慈禧明白铁良瞧向奕劻那一眼的深意,奕劻与袁世凯勾搭连环,慈禧亦有所闻。所以铁良不提从北洋诸镇选将,因为唐绍仪就是袁世凯的人。铁良目前仍然将交出三、六两镇的袁世凯视为大敌。
“奴才以为,良弼可。”